
走不出去的教育怪圈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计划被提上了议程,于是便有了矛与盾的挣扎:是继续让她接受之前的欧式教育,还是进入传统学区?骨子里,是极不喜欢中国式教育体制的,它将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孩子,教导成了墨守成规的小呆子,犹如早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计划被提上了议程,于是便有了矛与盾的挣扎:是继续让她接受之前的欧式教育,还是进入传统学区?骨子里,是极不喜欢中国式教育体制的,它将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孩子,教导成了墨守成规的小呆子,犹如早先打了蜡烛包的婴儿,有种束手束脚的呆板,不但束缚了手脚,也束缚了思维。其实如果没有应试教育,中国有很多人,都会比现在拥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我很想让孩子有个无拘无束的童年,让她自由发挥自由发展。郑渊洁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大海,约束大海是不明智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片大海都在被国内的这种教育体制所约束,而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是痛恨这种“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教学模式的,但,面对这个无奈的现实,又有几人有郑渊洁的勇气――自己在家教育儿子到成年?且不说这个勇气问题,对家长自己的学识,首先就是一个考验,还有时间、经济也都是问题,总不能为了教育孩子放弃了工作吧?那一家人喝西北风去啊?
郑渊洁的挑战是孤独的,尽管嘴上附和的人很多,那也仅限于嘴上抗议,心里有波澜而已。就如针对国人越来越清醒的教育方式问题,先后有不少国外的教育机构涌入中国市场大掘金土,但大多数的家长,还是不敢去尝试的。也许,在他们自己的骨子里,功课不好,业余爱好倒是发展得很好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这样的话,怎么考得上大学?没有大学这张通行证,又怎么能找到舒适的工作安逸的过好下半辈子?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希求,与发达国家的家长之间,是有着不共戴天之处的。中国家长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健康,安份守已的过好一辈子,在此基础上,再谈提高个人价值问题;而国外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怎么快乐怎么生活,只要不触犯法律,让他自由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段对比,相信看完之后,很多人都会发出一声感叹:
1980年前,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两家的预言都错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
极具讽刺意味吧?中国式教育,中规中矩,坚持了这么多年,依然没能让泱泱大国在世界上屹立起来,依然摆脱不了穷困的大局。
回头再看,现在的家长也真是两难,送孩子去国外进驻的早教中心接受西方科学合理的教育,可是一到入园年龄,又得将她送入拘束的国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步一步重蹈前人的悲剧。有觉醒者,将孩子送入私立学校,或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但依然或多或少摆脱不掉中国式教育的应试模式。
中国的孩子,真是可怜,从小失去天真烂漫的童年不说,还得承受比大人更痛苦的毅力和体力锻炼,起早贪黑,身心不说摧残,也是在畸形的价值观中成长起来的;社会压力不断从家长、学校的言行中施加到他们身上,想想他们柔弱的肩背又怎能承重得了这许多?难怪现在动则跳楼,自残的孩子那么多。孩子们的累,又有谁来体恤?
早已有很多案例和评论抨击国内教育的破败,国家教委也在整改新方案,可是真正有效地解决目前中国式教育悲剧的新举措,却依然未见曙光,甚至没有一丝迹象。
我的孩子,我为你悲哀,可是,在这个国度,我也走不出这个怪圈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