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和逼带不来文化的繁荣
“文化的繁荣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以安定的心态做文化艺术,文化要养不能赶和逼。”江苏文艺界省政协委员胡发贵11日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的联组讨论会上发言时表示,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稳健
“文化的繁荣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以安定的心态做文化艺术,文化要养不能赶和逼。”江苏文艺界省政协委员胡发贵11日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的联组讨论会上发言时表示,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稳健推进江苏文化繁荣。(02月12日来源:中国新闻网)。笔者非常赞同胡发贵委员的这个观点。文化不是速成品,不是洋快餐。文化是思想观念、是精神境界、是世情心态,是艺术形态、是行为规范、是生活方式。而支撑文化发展的是思想、是精神。所以,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建设、文化的繁荣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是一种长期的生活积累,一种慢慢的历史浸润,都有其自然规律。而不是那种急于求成的打造,更不是行政驱动的赶和逼。
近两年,文化一词在中国热度很高。在坊间议论中,在官方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欣慰的好现象。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化一词在中国升温,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这些年物质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已经是“仓廪实”、“衣食足”了,正在向“知礼节”、“知荣辱”迈进了。另一方面也说明: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认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对伦理道德的维系,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群众素质的提升、对地方竞争力的增强,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发展文化就是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就是繁荣经济,建设文化就是建设道德。所以,都把文化当作发展之源,繁荣之本来建设。
但是,有些地方的领导根本没有搞清楚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没有弄懂文化的深刻内涵,他们只把文化当作经济建设的附庸,当作经济发展的婢女。只想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并且幻想着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在文化的建设、文化的发展上,功利性目的太强,他们不切实际地提出打造文化、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文化的口号民,运用搞运动的方式,生造一些节日,运用赶和逼的手段,虚搞一些形式。表面看起来好象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是,因为没有积累、缺少内涵,那些都是吹起的肥皂泡,在空中飞舞时煞是好看,可是因为没有内容做支撑,没有积累作依托,它飞不高,也走不远。这些年许多地方搞的许多人造节日,有多少让人记住了的?又有多少真正成了群众的节日?还有各地提出来的那么多表述地方精神的口号,有多少叫响了的?又有多少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有些地方的人造节日,领导一换,就被弃置一边。有些地方提出的精神,领导一走,马上被丢。除了一时的热闹,一时的人气,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群众精神的丰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对社会意识的引领,都没有多大的作用,甚至还劳民伤财!说来说去,这种结局都是因为在建设文化、发展文化中,违反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幻想一锄头挖出个水井,一口就吃成个胖子。这种一蹴而就的事,在其他事物的发展上,可能会发生,但在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上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是说,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政府就应该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恰恰相反,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政府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只是政府应该转变文化的发展观念。政府应该在文化投入、人才培养、构建体系,完善机制,科技创新,营造氛围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有更多的作为。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文化的繁荣!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