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多难兴邦”说开去
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自然的,五千年的文明史记载了五千年的灾难史。灾难往往与机遇并存。一部灾难史,一部抗争史,灾难造就了中国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和
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自然的,五千年的文明史记载了五千年的灾难史。灾难往往与机遇并存。一部灾难史,一部抗争史,灾难造就了中国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性格。这未尝不是一笔财富!2008是被中国人视为民族崛起之起点的一年,同时也是灾难频发的一年。从雪灾到藏独,从奥运火炬传递受阻到5•12大地震……灾难让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觉醒;灾难使炎黄子孙的爱国激情空前高涨;灾难没有让中国人一蹶不振,相反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毅然傲立于东方,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之崛起势不可挡!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太多的奇迹。面对灾难,中国还将创造更多的奇迹。中国在向全世界传递着一个声音: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多么令人奋进,催人奋发!当温家宝总理在长虹培训中心的临时学校写下这四个字以后,“多难兴邦”成了汇集在十三亿中国人心里的一股力量。“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这是温总理对地震灾害中受灾学生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同时也是对全国人民提出的希望和要求。“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我们积蓄力量、等待机会。劫后的中国,当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多难兴邦”贵在一个“兴”字。兴在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灾难,我们不畏缩,不放弃,勇敢面对、奋发图强。灾难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人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把伤痛化作前进的动力,将苦难变成人生的财富。擦干眼泪,挺起脊梁,手挽手,肩并肩,坚定地走下去,这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必定是永摧不倒的民族,也必定是兴旺发达的民族!
抗击雪灾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和经验教训,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藏独事件和奥运火炬护卫过程中,我们让世界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向上的民族精神和中国人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永不冺灭的爱国热情。5•12大地震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危难时刻全体民众所迸发出的坚强和勇气,力量和自信,那种品格和精神,已经积淀在我们民族的血管里、性格里,天地长存,日月永驻。生死大营救,营救的不仅仅是受灾群众的生命,更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在一场场灾难面前更加精诚团结,万众一心,用智慧、信心和勇气,越发斗志昂扬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越发文明、富强和民主。这种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虽经百难而不倒并且能够获得复兴的秘诀所在。
每一个民族在他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遭遇一些灾难,承受某种考验。灾难摧毁了我们的家园,灾难危及到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灾难让我们一无所有……然而,当我们勇敢地面对灾难,当我们用睿智的目光去重新审视灾难的时候,灾难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在灾难中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团结,看到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生生不息的脉搏——血肉相连。灾难唤起了国人的觉醒、涤荡着我们的灵魂,灾难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铁骨铮铮。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镇定和团结让我们在血与泪的洗礼中将“多难兴邦”铭记在心!
“多难兴邦”兴在中国青年的成长和崛起。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见中国少年之责任“重于泰山”。
在灾难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少年的觉醒:为救援队员唱歌的幼儿园小朋友任思雨、在废墟中看书以缓解害怕的邓清清、敬礼娃娃郎铮、可乐男孩薛枭、舍己救人的小学生陈浩……中国少年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冷静、坚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骄傲与自豪;在灾难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中国青年一代空前的爱国热情。4月7日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遭受藏独分子的阻挠,法国有关方面对中国不友好……中国青年的热血沸腾了,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之情沸腾了,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纷纷举行游行示威,抗议西方有关方面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污蔑及不实报道,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中国青年的爱国行为让全世界都明白一个道理:中国从来就不是一盘散沙,中国政府的凝聚力正在逐步提升,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要让全世界都听到中国愤怒的声音:东亚病夫一去不返了,中国人不可欺,中国不可辱!
“多难兴邦”兴在“以人为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大灾如大考,考验着执政党的的执政理念,考验着国家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考验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这一切在汶川大地震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三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赶到灾区,连夜召集会议布置抗震救灾工作,连续四天,这位66岁的老人,不顾频频发生的余震,跋山涉水,跑遍所有重灾区,查看灾情,慰问灾民,亲自在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干警十万大军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冒着生命危险,展开救援。“尽一切力量挽救生命”成了大家的共同语言,“要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哪怕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而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生命的重量,在这一刻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政府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不离弃、不抛弃”的承诺。当一批又一批的救灾自愿者义无反顾向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灾情的重灾区进发大时候;当一批又一批救灾物资沿着百万军民冒死开辟的生命通道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的时候;当各影视、报刊等大小媒体不畏艰险24小时全程跟踪报道的时候;当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动五州,纷纷解囊相助,捐款捐物的时候;当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捐款数字一次又一次被刷新的时候;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为连接中国人民的一条纽带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民最为伟大的人性的光辉在闪耀。灾难使人们心心相印、息息相关;灾难提高了政府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灾难使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大幅度提升。
5月19日,被定为“全国哀悼日”。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为在灾难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在谴责贪官时别忘了对制度的追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