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幸福的距离

我们与幸福的距离

香亭杂文2025-04-07 23:43:54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劳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那烂陀日前见一友,一聊四个小时之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劳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
——那烂陀
日前见一友,一聊四个小时之多。其间,友言刚刚结束一短不幸的婚姻,正计划后半生如何走,对于明年、明年的明年,甚至于未来,做了很多计划。
我在想,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未来筹划得这样忙碌呢?他是试图让自己的人生圆满起来。这种圆满,就应该是所谓的幸福吧?
如此,如果把此友比喻成猎人,那么,幸福就是远方的一个肥美猎物,离他,还远着,所以他才要提枪驱马地追赶下去。
所以,突然困惑,人人向往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人说幸福就是有钱、有权、有名。
又人说幸福的婚姻是夫良妻贤,孩子乖巧,生活富足。
然而,很不厚道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幸福怎么会是全国乃至于全球统一模样呀?!
物的享受、权的力量、名的荣誉是能使人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即使这就叫做“幸福”也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因为人是有贪欲的,人的贪一但不可抑制,是无法满足。不是吗?人没钱的时候期待有钱,得到之后或有一阵喜悦,接着便是不满足,又期待更多的钱;没权的时候期待有权,升职之后或有一个阶段的满足,渐渐地又产生对更大权力的期待;没名的时候想成名,有了一点小名,又期待着增加更大的知名度。还有那个让我们魂牵梦绕、满怀期待的婚姻。看当下围城内,多少人是真正快乐幸福的?当初的美好在琐碎的生活和欲望的放大下越来越走样,走到最后就是支离破碎、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欲望这东西,永远没成年的时侯,只要人活着,它就在不停地成长。从一棵草成长为一棵树,成了树,它还会演化成一片森林。欲望越多,就越难以得到满足。那些得不到满足的欲望在内心的深处叫嚣着,像虫子一样啃晦着原本不安分的心,直到这颗心彻底破碎。
其实,幸福,只不过是我们的愿望在得到满足时,瞬间的那种心理化学反应,是种情绪,是种感觉。所谓幸福感从不会自生自灭,需要外界配合。譬如,婚姻的幸福需要另一半的配合,生活的幸福需要社会价值观的配合。而人与人之间能够配合得让双方都有充足而长远的幸福感,简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
所以,需要别人配合才能抵达的幸福,一旦被描述成永远状态,从理论上,基本可以断定它是个谎言。这么说,不意味着幸福根本不存在。而是希望由别人来成全并给予我们幸福,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一种索取,别人对我们的幸福与否,不承担义务。如果我们一定要这么认为的话,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因为希望的存在是用失落来体现的。
几天的与佛法相近悟到,凡夫看到是事物的表面,以期待欲望的满足代替幸福;智者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明白执著的对待流转不定的世间之物,恰恰是痛苦烦恼的根源。就世法来说,正常、适当的物质需要是应该的,关键是破除一个贪字。正常正当的权力、荣耀也并不是坏事,但切切不可对此有执着的痴迷。只有认真修习佛陀所宣说的中道,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不为贪、嗔、痴所蒙蔽,才有可能离苦得乐,获得内心的幸福感觉。
这么一琢磨,我突然醒悟,所谓的幸福,就是人生中一个个短暂的小情绪!就是白天读《换一种角度生活》的心境、是方才游泳时的欢畅、是刚刚吃桃子的满足、是此刻倾听《禅音》的快慰、是即将要去海岛游玩的愉悦、是想念时你突然出现在我的身边……
幸福,就是被自己成全的某个瞬间,是散落在生命之路上的珍珠。你,要有一颗平和感恩的心,才能偶尔捡到一颗。此时的欣喜,就是幸福!
终于明白,幸福与我们,咫尺、天崖!就看你是否有一颗感知的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