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对付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两大法宝 1851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在天高皇帝远的广西金田村起事,然后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八旗和绿营溃不成军,清政府的统治危在旦夕。于是朝廷勒令... 杂文 2025-07-04 0
乱弹琵琶 昨晚和雪欣欣然去看了下半部《赤壁》。用雪的话来说,就是“反正上半部都看了,不看下部不完美嘛。”再说,凭着上半部的观影经验,在这天寒地冻的岁末,下半部《赤壁》,一... 杂文 2025-07-04 0
触龙的劝说艺术 《触龙说太后》是选自《战国策》的一篇历史散文。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56年,当时秦国看到赵惠王刚死,即位的孝成王年幼,国内形势不稳定,便趁机对赵国发起进攻,赵国危在... 杂文 2025-07-04 0
校园生活二三事 ——朋友说,经常回忆痛苦的人,只会让自己在痛苦中陷得更痛苦,那么,就让我们经常回忆一些快乐的往事吧。一个人的记忆里总会有自己最深刻的一幕,有痛苦的记忆,也有快乐... 杂文 2025-07-04 0
心理阴暗者素描 网络现象,本就千奇百怪,虽无可厚非,但我们却不可漠视那些同时在百花园中肆意滋生的毒草和垃圾。形色各类的心理阴暗者,也紧跟着网线,来到了网络,来到了论坛,来到了网... 杂文 2025-07-04 0
人在大学之精神 上回写完就有人评论说废话说得太多,这次不多废话,直切主题。来到大学的第一课就是军训,我曾几次参加过军训,也很以成为一名准军人为荣。而此次军训并不同于以往,其一... 杂文 2025-07-04 0
灾难 人类在揭开地震之谜的过程中,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产生种种神话与传说。大约在12世纪,日本古历书上有所谓“地震虫”的描述。1710年,日本有书谈及鲶鱼与地震的关系时... 杂文 2025-07-04 0
“日记门”记录了哪些社会现实? 搞不懂一些官员为什么会有写“性爱日记”的爱好。先有海南省纺织工业局原副局长李庆普记录每次跟女人发生两性关系全过程的日记本95册,后有广西来宾烟草局长韩峰的做爱记... 杂文 2025-07-04 0
商业电影中的艺术气息 很少看波兰电影,不知道它究竟怎样货色?2008年的这个四月,波兰金狮导演尤利斯。马休斯基的《盗走达。芬奇》终于来了。咱们国家难得引进波兰电影,想必《盗走达。芬奇... 杂文 2025-07-03 0
每位中国人都是潜在的“李洗面” 河南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李树建8月份在与省委书记卢展工会见时的一句话日前被网友翻出。李建增说,“卢书记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街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 杂文 2025-07-03 0
冯伟雄的“四信一行”市场开拓理论 导语:在这些年里,我在开拓市场里总结出“四信一行”的冯伟雄市场开拓理论——四信:一礼信,二探信,三信心,四信任;一行:行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主动强制性交流”的... 杂文 2025-07-03 0
仰视《老子》八十一 写在前面的话:《老子》,又称《道德经》,计八十一章,洋洋五千言,迤逦三千年。远在几乎是三千年前,老子就已经攀上了人类思想意识的珠穆朗玛之巅,他当然不愧是一个思想... 杂文 2025-07-03 0
儿子教我善待人 虽然儿子八岁多了,但在我的眼中仍然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凡事总喜欢替他作主,甚至让他还处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家庭氛围之中。可在这一个漫长的暑假里,我渐渐发现儿子不... 杂文 2025-07-03 0
“穷”富二代百万婚礼向社会传达的是啥信息? 最近,一月薪600元的富二代交警,一场奢华婚礼却花费200万,还当场将收到的20万份子钱捐给了希望小学,有人质疑有人赞赏。甚至有专家认为只要当事人做的是“好事”... 杂文 2025-07-03 0
俺就是那个侃爷 俺就是个侃爷。你不信吗?俺告诉你吧,俺能从吃黄瓜蘸酱侃到布什轰炸伊拉克,还能从俺小姨子坐月子侃到神州六号飞上天。俺这功夫可不是一天两天炼出来的,咱这也叫百炼成钢... 杂文 2025-07-03 0
道德品质是择偶首要因素说明了什么? 择偶标准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婚恋观念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转型剧烈,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许多人... 杂文 2025-07-03 0
谁没生涩过 今天有个小女孩,一大早跑进我们编辑部,径直走到老江跟前,说道:“你好,我想查封邮件”很真诚的样子,老江似乎一时没反应过来,或者是他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也没想到... 杂文 2025-07-03 0
读弱势群体有感 某天,偶尔看了一篇名为弱势群体的文章后,勾起了我一些刻意遗忘的记忆。从小到大,我的成绩一直都不错的,但在四年级发生的那两件事,差点令我萌生了辍学的念头。那时,坐... 杂文 2025-07-03 0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引子我对毕飞宇的熟悉程度,可能不亚于我对自己的熟稔程度。这句话放在毕飞宇身上可能也成立,即我对毕飞宇的熟悉,不会亚于毕飞宇对自己的熟悉。相同地域的文化背景,相同... 杂文 2025-07-03 0
居“安”思危 对于工作生活在安哥拉的人来说,如果没有风险防范意识那是不可想象的,天天听着楼下刺耳的警笛声,时而听着零星的枪声和游行队伍的喧哗,都时刻提醒着我们这里是是非之地。... 杂文 2025-07-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