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两胎,是祸还是福?

生育两胎,是祸还是福?

贰车杂文2025-04-30 14:16:57
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某近日在某报上提出:经过30年的社会发展和变化,我国现在面临新的人员问题,我们应花上一代人的时间,从“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向“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软着陆和转变。胡主
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某近日在某报上提出:经过30年的社会发展和变化,我国现在面临新的人员问题,我们应花上一代人的时间,从“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向“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软着陆和转变。胡主任还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少子化”和“老龄化”正反两方面分析不及时开放生育两胎将对中国长远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中国人口真如官方公布的那样——只有13亿吗?这是笔者读完报道后最想问的一句话。由于先前遭受了太多次“被涨工资”、“被就业”、“被赞成”的伤痛,所以就官方公布的一些数据,民众可能不会再怎么感冒了!之所以这样说,因为笔者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好几年前据说县计生办曾向上级瞒报人口增长,结果人口出现近似于负增长,而作为受传统思想影响较重的潮汕地区,这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受到上级痛批后的计生办就改了更加合理的增长数据。虽然只是听说,但起码也说明我们的统计工作存在不少漏洞,这些漏洞除了人为因素的虚报、瞒报外,还包括未把那些因超生而没户口的所谓的“黑户”统计进来!如果专家学者、统计部门能深刻体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含义,或许也不会有人轻易就抛出“放宽生育两胎”的高谈宽论了。
所谓的专家学者,眼光确实看得比较远,动不动就要拿国家大局来说事,谈到要顾全大局,要舍小家顾大家,但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国富民穷”版的社会发展态势已将民众压得喘不过气,何时,底层民众也能在国家无以荣耀的超级GDP增长中分一杯羹呢?让民众也亲身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好处!民众对现在自身生存状况的关注,或许远远大于对国家十年、二十年后发展的关注。
生育两胎在30年前是一种奢望,30年后的今天当有人建议把这种奢望变成一种唾手可得的现实时,人们还能找到30年前那种强烈生育第二胎的欣喜若狂吗?非也!30年的发展确实让所有中国人的生活比以前的任何一个时候还要好,与此同时,生活压力和负担也比以前任何一个时候还要重,而且是翻倍的重!以前八十年代的三件宝是电视、冰箱、洗衣机,而新世纪的三件宝则是房子、车子、票子,如今,我们头上还顶着八十年代从未有过的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所谓的读书致穷,一病回到解决放,不做“房奴”的感叹并非无中生有,更不是无病呻吟!教育支出大了,房价猛涨了,医疗支出多了,随之而来的不是工资也涨了,而是工资也要跌了,工作更加难找了,失业更加普遍了,拿一两千块的工资在发达的一线城市生活大有人在,难怪青年作家韩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是如此感叹——“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很多人活得没趣味,等老掉后只能回想可怜的学生生涯,可怜的房奴生涯,然后就死了”。
可见,在这种连自己生存都保不住的情况下,谁还敢轻易结婚生子呢?即便结婚生子了,一个孩子能养得活都成问题了,却还要养两个,有些专家学者啊,怎么就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要做研究调研,就请下到基层,要做科学统计,就请“微服私访”,如果总是在办公室翘着二郎腿,等着在别人呈上来的统计数据搞出点“新研究成果”的话,那最好还是免了,因为这样很容易误导国家的施政方针,是会祸国殃民的!
要求生育两胎,就要有养育两胎的生活前提,在中国这个贫富悬殊的国度里,在中国这个房价占人均收入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国度里,在中国人民的赋负连续很多年摘得全球前三名“桂冠”的国度里,恐怕这项“伟大”的造人工程就只能交由有钱人来完成了。所以说开放生育两胎,说到底就是鼓励有钱人多生孩子,没钱的就滚一边去。当然,如果能从这个角度解释生育两胎的话,这未必不是一件双赢的好事,起码有钱人还承担起了向国家未来输送更多年轻人的己任,但是,连续被曝光的富二代的奢侈生活,似乎也让人不敢对他们可能对国家未来作出的贡献抱太大希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