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籁的优雅与高贵

孔子听上古音乐,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一则上古音乐乃华族原生态生存环境的反映,天籁之音的艺术再现,美且难以用语言形容之,让人从一个侧面证悟了华族文化的正统、伟...
杂文 2025-06-29 0

经营健康

元旦已过春节将临,不知不觉中又长了一岁,天命之年又增六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的退化,我感到健康的宝贵和重要。我们这个年龄已退出了工作岗位,表明我们已经完成...
杂文 2025-06-29 0

对河两岸

就业人员满刑后,多是三十几到近四十岁的人。许多人都希望成家了。然而,就业人员的婚姻十分艰难。第一、岁数较大,可以说算是大龄青年。第二,就业人员仍然是专政对象,社...
杂文 2025-06-29 0

晚明名妓陈圆圆的凄惨一生

陈圆圆(生卒不详),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自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其殊色容秀,花明雪艳,能歌舞,色艺冠一时。本系昆山歌妓,曾寓秦淮,由于其色艺超群,...
杂文 2025-06-28 0

论中国经济改革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以及一系列的好评。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沿着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而且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使得社会主义...
杂文 2025-06-28 0

新法律与旧思想的冲突

中国自古本有“养儿防老”之说,也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古语,却历来都不曾有嫁出去的子女就无赡养老人义务的风俗。却不料,在已有老人赡养法明确规定子女都必...
杂文 2025-06-28 0

人 到底应该怎么个活法?

有位名人曾经说:中国人只要活着就好,结果,引起轩然大波,遭人病诟。可是,细细想来,不这样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活法?有钱人,现在贬称其为土豪的,看似活的很潇洒,去美...
杂文 2025-06-28 0

与一寒士谈六合彩

当下,六合彩在全国每一个角落都风行的厉害,买六合彩的人不计其数,上有国家干部,下有田间平民;老有八旬老翁,幼有幼稚学童。然而赔者多中者少,闹过不少悲剧。中者皆大...
杂文 2025-06-28 0

裁判文书出错,伤不起!

众所周知,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标志,是审判机关阐明案件的审理过程,揭示案件的实际情况,申明法理、情理和社会正义,宣示法律的精神、书写公平正义的载体...
杂文 2025-06-28 0

品勇者无惧的长词《翠楼吟》

翠楼吟·醉中感怀作者:勇者无惧一点离愁,三更醉意,合为四方羁绊。独酌琴月影,万千事、尽浮杯盏。弦声幽怨,问杳缈佳人,堪识君面?昔时燕,晚风朝露,与谁成伴?黯黯,...
杂文 2025-06-28 0

巴斯光年

巴斯光年是一个玩具。(你呢?你是谁的玩具?)每一个玩具都有每一个玩具的命运。(就像你也有你的命运一样)巴斯光年的命运是成为一个太空战士。它被人以一种太空战士的形...
杂文 2025-06-28 0

生活中,请别迷失了自我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许多人常常会痛苦、自卑,甚至怨恨。就像被裁后,突然一下要你重新去寻找一个工作,这在开始我半会让你觉得难以承受…...
杂文 2025-06-27 0

《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成功之道

今天我介绍一本《和空姐同居的日子》该书介绍:上海白领陆飞与空姐冉静的纯爱生活。野蛮而温柔的空姐冉静,失恋买醉,被白领陆飞“捡”回了家。因为陆飞的傻气与幽默,冉静...
杂文 2025-06-27 0

小虫的死亡

小虫无聊的飞着,却撞到了一堵透明的墙壁。小虫并不明白,为什么那么美丽的花儿,却永远够不到?小虫努力了,试了一次又一次。小虫受伤了,痛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英勇的充...
杂文 2025-06-27 0

交友要交正直者,求教要求德高人

人是要时刻的和别人交往的,我们任何的人都要有几个朋友,都要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在我们失意的时候帮助我们,在我们得意的时候和我们分享成功的喜悦。而对朋友的选择也就显得...
杂文 2025-06-27 0

24、万物有灵论

一个东西,不管怎样纤小,怎样微不足道,其中总有精神实体的部分,这种精神实体,只要找到合适的主体,便力图成为植物,成为动物,并受理任何一个物体的肢体,这就是通常所...
杂文 2025-06-27 0

每一个人都有可怜之时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我们常见的一句俗语,此语告诉我们,一个人当其快要死亡时,是最容易讲出真心话、良心话的,哪怕他以前是一个罪大恶极之人,也会突然良心发现,说出...
杂文 2025-06-27 0

做人莫学土拨鼠

不久前看到国内某大报有篇报道,说现代人普遍有种焦虑感,有房有车,月收入一万多的人依然喊穷。以我看,当下许多人并非真的穷,而是“穷“在心态上,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土...
杂文 2025-06-27 0

当教师的十大理由

一、六岁那年,坐在当教师的父亲的肩上去上学,那些无论是道上偶然遇见,还是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人们,只人看到父亲都会主动迎上来寒喧几句,或递上一支尽管劣质但很真诚...
杂文 2025-06-2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