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历史

晚清历史

艳雪杂文2025-11-23 13:08:23
1874年日本第一次入侵台湾没有吃到甜头,法国人紧随而至。朝廷委派刘铭传前往台湾指挥抗战,左宗棠也随之南下福建。中法战争结束后,刘铭传就留在了台湾,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治理台湾的工作中。1885年10月1
1874年日本第一次入侵台湾没有吃到甜头,法国人紧随而至。朝廷委派刘铭传前往台湾指挥抗战,左宗棠也随之南下福建。中法战争结束后,刘铭传就留在了台湾,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治理台湾的工作中。1885年10月12日(光绪十一年),在左宗棠去逝的第38天后,清朝政府批准了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等人的奏请,改建台湾道为台湾省。刘铭传出任台湾省第一任巡抚。
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等一系列战事,清廷在风雨中摇曳不定,大伤元气。在经过洋务运动后,清朝状况有所好转,尤其是在建立北洋舰队后,国力大大增强,并还出现了晚清时期的中兴。不过朝廷也不再那么有钱了,国库巨亏,入不敷出。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却依然还过着骄奢的生活,让朝廷为之修建了颐和园,以享晚年。为了她的六十大寿,朝廷上下就花费了8000多万两白银。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终于等来了机会,以平定叛乱为由出兵朝鲜。日本对外宣称只有四百余人的海军陆战队,可实际上却是派出了八千余人的庞大军队。朝鲜国王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同意派兵援助,可也只是去了四百余人,加上清驻朝部队,也就是两千人左右。结果可想而知。
清军驻朝最高统帅叶志超因畏战弃城而逃,以左宝贵、林永升等人为代表的爱国人士奋起反抗,英勇牺牲,平壤失陷,清军大败。李鸿章再次紧急调派1000余名士兵,租用英国商船“高升”号由海路增援朝鲜。但途中遭到日本军舰的偷袭,由此揭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
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朝野轰动,朝廷上下一片喊打声,纷纷要求迅速打击报复日本。很快朝廷对日宣战。
时值清军与日军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以海陆而言,清朝当时可用之军只有淮军和北洋水师。其中一部分淮军驻扎直隶,拱守京城之外,其余则在奉天一带。一旦出境援朝击倭,必然留下空隙为敌所乘。而北洋水师能够参与作战的舰船仅有8艘,其余船只只可供操练和运输之用。船舰严重缺少维护不说,弹药更是短缺。光绪十九年(1893年),醇亲王检阅北洋水师时,主力战舰定远舰只剩下3发炮弹。丁汝昌出于颜面,只好设置人肉靶船。即预先在靶船上布置好炸药和士兵,待演习时由人为引爆靶船。
北洋水师建立较早,所购之船舰虽乃当时世界先进战舰,可自购置后从未进行过更新装备,航速缓慢,旗舰定远舰的航速也就14.5海里。而日本海军能够参与作战的舰只就有21艘,这在数量上就已远远胜过北洋水师。其中有9艘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分年购置,且船速都非常快,最快航速可达23海里,其余也在二十海里上下,旗舰吉野舰的航速为22.5节。平均起来日本舰只航速比北洋舰只快5海里左右。
北洋舰队有定远、镇远两艘主力战舰,也正因其大,吃水过深,行动迟缓。两舰原设大小炮位均为旧系。经远、来远、济远三船也因年久失修,威力大大减退,经远、来远尚无尾炮。北洋舰队虽配有10英寸巨炮,可总体上设备陈旧,武器落后。我方五分钟开一炮,日方却是一分钟开五炮,火力方面更是严重处于下风。
光绪任命李鸿章为军事总指挥,严饬攻打日军。李鸿章在仔细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后,认为开战时机还不成熟。李鸿章分析道,舍我之短,取我之长。北洋水师并非全不能战,船速慢不利于进攻,然用于自守则绰绰有余,一旦开战,可保船制敌。借此一方面抓紧备战,另一方面请英俄等国出面调停,以拖延时间。
李鸿章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但翁同龢却与他始终过不去。这还得从1862年的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说起,李鸿章奏折弹劾了翁同龢的长兄翁同书弃城逃跑,翁同书被咸丰皇帝批示“拟斩监候”,后被充军新疆。从此翁同龢便怀恨在心,处处和李鸿章作对。翁同龢身为户部尚书,掌管财政,但自北洋舰队建立之日,他就从未批给过北洋舰队任何军费。即使在明知清朝没有取胜把握的情况下,仍然卖力地鼓动对日作战。他私下里对别人说:这次就是要整垮他(李鸿章),整的让他永无翻身之日!后来真如他所愿,但清朝却战败了。可这样他仍不放过李鸿章,即便是李鸿章背着骂名隐退朝廷,翁同龢针对他的非难和进攻也没有停止过。李鸿章曾说过:然则重臣不和,实属国家不幸。这也是典型的公报私仇毁江山的深刻的历史教训。
在光绪的一再严逼下,李鸿章调集了8个营的兵力,再次由海路前往朝鲜,并由北洋舰队全程护航。然而不幸的是,这个机密被李鸿章的外甥出卖给了日本人。一次震惊中外的战争开始了。
在途中,舰队遭到早已埋伏好的日本舰队的袭击,北洋舰队随即与其激烈交火,经过5个小时的浴血奋战,还是终因军力上的悬殊和弹药短缺,北洋舰队被击沉包括镇远舰在内的4艘舰只,惨遭失败。
由于炮弹打光,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服毒自戕。退守威海卫的丁汝昌也因没有抵住日军的进攻,自杀报国。
黄海大战真可谓战火纷飞,硝烟滚滚,炮弹落在海面上,犹如水柱擎天,场面异常惨烈、悲壮,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镇远舰管带邓世昌亲临一线指挥,率领全舰官兵激慨奋昂,英勇作战。不久舰上弹药全部打光,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全速撞向日军旗舰吉野号,吉野见状慌忙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向镇远发射鱼雷,就在即将撞上吉野时,镇远不幸被敌舰的鱼雷击沉。邓世昌和他的士兵壮烈殉国。
然则就是在如此明显敌强我弱的劣势下,北洋舰队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虽因寡不敌众,损失惨重,但仍然还是重创日本海军。换言之,日本也是依靠运气赢在侥幸。
北洋舰队虽败犹荣,全体官兵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可歌可泣,流芳千古,让后人为之啧啧称赞!
战后,朝廷派出以伍廷芳为代表的使团前往日本议和,但日本方面拒绝与其谈判,要求清廷让李鸿章出面。李鸿章当时在日本政界有很大的声誉,直到现在,李鸿章也是日本人最为熟悉和钦佩的中国历史人物之一。李鸿章当时对日本的底线是不割地,赔款最多不过一亿两白银。但日本方面却狮子大开口,提出了赔偿军费3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等严苛条件。双方态度都十分强硬,互不相让。就在这时,李鸿章在日遇刺,日本政界掌权人大惊,并下令全力为李鸿章疗伤,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李鸿章幸无大碍。与此同时,日本为了给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