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笔记
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故乡都是最美的地方。归途当列车渐渐驶进陕西境内,人的视野便豁然开朗,窗外沿途的青山绿水取代了一路戈壁的寂寥和荒山的苍黄。正是六月,车窗外翻滚着的金黄的麦浪扑进眼帘,让我感受到家乡火
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故乡都是最美的地方。归途
当列车渐渐驶进陕西境内,人的视野便豁然开朗,窗外沿途的青山绿水取代了一路戈壁的寂寥和荒山的苍黄。
正是六月,车窗外翻滚着的金黄的麦浪扑进眼帘,让我感受到家乡火热、亲切的气息。
我是揣着梦想出去的。正如西安出版的杂志《当代青年》卷首语刊登的诗《远方不远》写道的:“一个少年背着梦要去远足……”出去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稚气十足的弱冠少年;归来时,已是一个增高了个头略经风雨锤炼而踌躇满志的青年。不是衣锦还乡,亦谈不上荣归故里,我的行囊空空如也。近乡情怯,我忐忑不安:家乡能接纳我这个无为的游子吗?
当列车停在西安火车站,我的脚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时,我听到了心的叩问:家乡,我回来了!
家境
提着不重的行囊,走进熟悉的街道,家门口的路宽敞了许多,街道两旁一间一间两层小洋楼掩没了我对家乡最初的记忆。
而当我走近自家门前时,心中却感到一阵阵酸楚和悲凉,矗立在我面前的,还是父亲创业时修建的那间残破的瓦房,与两边相邻的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母亲惊喜于我的突然归来,顾不上手头的活儿了,匆忙去地里叫回忙碌着的父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啊,岁月无情,父母亦苍老了许多,惟不改的是农人的质朴、真诚和坦荡。
在家乡的那几日,我去找旧时的伙伴玩。他们大都成家,稚嫩的肩头早早挑上了家庭的重担,理所当然却又无奈地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生活。昔日求学时的理想早已湮没,能写会画的才华也已泯灭。但我的感受决不是歌曲中唱道的:“我的心中充满惆怅……只为那古老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不,不是这样的。正因为有一代一代如父辈如同窗般的农村新青年摒弃了曾经拥有的少年梦,勇敢地坚守着古老的家园,用心血和汗水续写盘曲虬根的农业文明,才有了日新月异发展腾飞的新农村。整个乡土中国前进的诗篇上,应该有着我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挥就的浓重的一笔!
返校
我是怀着美好的记忆走进小学的校园的。她表面上变化不大,操场外围原先的土墙没了,变成了整齐的砖墙。校园内我戴着红领巾栽下的小树已长得胳膊粗了。
“久违了,校园!”我在操场上步履游移,思绪被拉得很远很远……
是在这间教室里,当初的我面对观摩课上的老师和同学,流着泪哽噎着读完了自己的作文《奶奶的一天》;是在这片林带里,留下了儿时嘻戏的身影……沉稳多思的现在与单纯率真的昨日相遇,真切与梦幻,滞守与浪漫,安谧与躁动,激起几多感慨之涟漪。
只是,当我去寻觅最初的那段恋情时,它已没有了答案,这是注定的。
离乡
那年,我就是这样走的,脚步中裹着惆怅。
正午灼热的阳光倾泻进列车,我伤感地吟哦起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真的不带走一片云彩么?只是每每:
从回家的梦中醒来,明知是无用的
却仍要闭上眼睛,希望真境是梦,梦境是真。(冰心《远道》)
离乡经年,黄土地、父辈、童年等一些人和事,早已深嵌进我的生命中,总是在梦里和我相约,相约一个难圆的归期……它让我不断地审视自己的生命行程,脚踏实地的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地走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