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职工涨工资  关键在于企业的发展

给职工涨工资  关键在于企业的发展

害理杂文2025-12-27 08:10:47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14日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劳资关系总体比较稳定,但仍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为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采取五项措施提高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收入,促进劳资和谐。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14日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劳资关系总体比较稳定,但仍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为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采取五项措施提高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收入,促进劳资和谐。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它对提高职工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它也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职工工资由企业主单方说了算的状况,改变工人在分配上的弱势地位,最终让广大职工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这个消息得到了各方的好评和积极响应,有人认为,实现职工工资增长,关键在于企业改革工资制度;也有人认为,实现职工工资增长,关键在地方政府。逐利是资本的特性和本能,寄希望于企业主或经营者给职工增加工资是不现实的。关键是政府部门要摆正位置,提倡把给职工涨工资作为评价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然,要实现职工工资的增长,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根本就达不到给职工涨工资的水平呢?
近年来,国内的贸易数字表现抢眼,但这并非是个好的现象。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中国丧失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是最突出的因素,由此导致了高进低出的贸易格局。由于进口大宗能源、原材料商品价格暴涨,出口的加工制成品价格却不涨反跌,令许多企业陷入悲惨式的增长。
经济学家认为,任由这种现象继续恶化,未来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将面临很大困境,甚至可能是场灾难。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拥有量少,企业走的多是仿制道路,只能蛰伏于产业价值链条的最低端,挣得是低附加值的“血汗钱”,而且稍不留神便会发生侵权行为。同时,我国每年花在专利使用费上的总额达80-10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我国60%的出口企业遭遇过外国的技术壁垒,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壁垒使我国出口额每年损失500亿美元,其中遭遇技术壁垒是主要原因。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迅速。但是跨国公司只会将商品生产中最没有附加利润的部分,如组装环节,最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最易造成污染环境的环节放在中国。而公司利润和新创造财富的绝大部分将会被跨国公司所拿走。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总体格局中,我们就只能充当打工者的角色。
中国企业长期当着外国企业的“品牌长工”,赚取着极低的利润,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长期处在利润链条的最低端进行恶性循环。随着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工业发展,对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也造成了冲击,国外的购买商开始拿我们的产品和他们的相比,看我们的成本是否和他们一样,是否还比他们低,以此来对中国的产品作出经济制约。而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矛盾,人民的购买力几近饱和,开发国外市场又是我国企业生存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产品价格只能一降再降,那么,我们的企业能有多大的赢利?如果企业的发展都成了问题,我们工人的工资又从何涨起?如果我们的政府不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推动企业的发展上面,其他的要求就无从谈起,给职工涨工资的制度只能加重企业的负担,从而日益失去竞争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