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明上河园

游清明上河园

镂人散文2025-04-10 22:54:43
畅游清明上河园是许久的梦想。我认为去此处最绝妙的时机应该是在初春的细雨霏霏中,依勾栏瓦肆、红墙飞檐下,拂岸边嫩绿柳枝,踏小道青石碧草,手撑粉色油纸伞,与身穿飘逸古衣的红男绿女同游。于是,我开始期待一个
畅游清明上河园是许久的梦想。我认为去此处最绝妙的时机应该是在初春的细雨霏霏中,依勾栏瓦肆、红墙飞檐下,拂岸边嫩绿柳枝,踏小道青石碧草,手撑粉色油纸伞,与身穿飘逸古衣的红男绿女同游。于是,我开始期待一个雨天的来临,然而等了许久,雨还是一直没下,我却踏上了游园之梦,步入清明上河园之门。
当浏览着这幅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时,当仰望着这座宋朝国都的生活写照---清明上河园时,我猜想,《清明上河图》的画者张泽端也许未曾料想到,他挥毫泼墨、展示才情的书画史上珍品中的极品,已经为现代人寻觅古都风韵提供了难得的建筑版本。我在赞叹古人奇妙神笔之时,也叹服现代人的聪慧,知道了继承、发展、创新、图腾。
初始,我对包公迎宾有些新奇。但节目单的时间安排与山水游大不相同,类似于港台的主题公园,使我少了一份闲情怡趣。而清明上河园和全国上下的知名景点一样,高大伟岸的园林建筑在人海中有些渺小。园内工作人员身着古衣行走游荡在街头、店铺,成为园内的一道流动的特色景致。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游走。东京码头、彩虹桥上、汴梁漕运、王员外家、跑马场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王员外招亲了。含羞娇涩、举止柔美的员外女儿手持绣球对着楼下痴痴张望的游人,寻觅着她梦中的如意郎君。楼下的男性游客随着她游离的目光涌来涌去。几次欲抛而未抛,等吊足了观者的胃口后,在众人的呐喊声中她最终还是抛了出去,几名男子顿时争抢,一时有些混乱。我静静地等待她的情郎登台亮相,然后拜花堂。随着喜庆的唢呐声,主婚人高呼:“一-拜-天-地”,我定睛望去,哇噻,这个新郎官好丑呀,与新娘十分不相配,又黑又胖的彪形大汉,与娇小美丽的新娘相比,显得实在有些滑稽,拜一下堂,新郎帽掉一下,那姿势逗得观者哈哈大笑。而被幸福冲昏了头的他却毫无顾忌,还大大咧咧地向台下频频招手示意。王员外的女儿估计也没看上他,不然,留念时就是不肯与他并肩合影。由此情景我想到了自己,假如我也生活在古代,也许也会有这样的机会,不过我不会像她这样随便,我会从人群中寻觅那双动情的眼睛,留意那个对我爱慕许久的人。在园内一路走来,倒也有一番“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感觉,但与起初的梦境无有一处相附。或许这与人生的境遇相似吧!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会让命运闪现出苦辣酸甜。
游园之大,使我倍感疲惫。石凳小憩时,清雅悠扬、高山流水的古典乐曲从蕴藏于造型古朴的小巧建筑中时时飘荡,令人情绪略感清爽。
独自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游玩,每到一处都会感到异常欣喜。流连于每一处店铺前,面对诸多的工艺品,我有些爱不释手。游玩时间好像真的是达到了“我的时间我做主”,无奈行程匆匆,人不催时时催人呀!由此,我想到我的清明上河园之游是否有“形式主义”、“走马观花”的浮漂。典雅之心志,难免世俗之染。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