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迷失在台北圆山

那一夜,我迷失在台北圆山

款曲周至散文2025-05-24 08:52:28
台湾游程就要结束的最后一晚,我带着一丝探秘的心态,就想一个人到台北的街上走走,独自放飞一下心情。台北的夜晚是迷人的。四处绽放的华灯,装点着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迷离夜景。我们下榻的台北新凯饭店,离高架桥仅一
台湾游程就要结束的最后一晚,我带着一丝探秘的心态,就想一个人到台北的街上走走,独自放飞一下心情。
台北的夜晚是迷人的。四处绽放的华灯,装点着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迷离夜景。
我们下榻的台北新凯饭店,离高架桥仅一步之遥,沿着高架桥下面的街道走,我估摸着可以到达士林、圆山大饭店那一带。这是我凭着白天看过的地图,初步得出的判断。对于方位的辨别,我自信胜人一筹。
我撒开脚丫,就上了路。穿梭迂回了几条街道,我隐约看见了一处夜色下闪烁着通明灯火的别致楼宇,猜想那可能就是台北著名的圆山大饭店了。转过一道弯,正好看见有一对老夫妻模样的男女在路边歇息,就问询了他们:“山那边的高楼是否就是圆山饭店?”老夫妻亲切地告诉我:“没错。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圆山饭店了。”
于是我迈开大步朝前走去,不一会儿,果然看见不远的山上,一座宛如灿烂星座,红灯点点闪烁在夜幕的宫殿式建筑,呈现在高出平面许多的山峦上,遥遥相望。
我目测俄顷,寻思着怎样到达那片迷离的灯海。
尽管我站立的位置与山上的楼宇,看似近在咫尺,然而横亘在我面前的是一条弯曲的基隆河以及交叉在河面上状若蜘蛛网的多层次立交桥。灯火阑珊的大型立交高架桥和幽幽河水交相辉映,看上去有些光怪陆离,似幻似真。我迟疑着,不知该朝哪个岔道行走,方能顺利地到达彼岸。
好在我辨别路径的眼神还算清晰,随即选择了一条专供步行和脚踏车行进的桥梁。
拐了几道弯,过了基隆河,我来到了圆山脚下的北安公园。走到一处人行道上,透过有些昏暗的光影,我看见山下有一条上圆山的步行道,门楣上方依稀可辨“圆山大饭店”五个字,但上山的视线黑黢黢的,心生几分恐惧,便放弃了从此处上去的念头,心想,这么著名的饭店不该只是一条道可以上去的。于是我沿着立交桥下继续向前寻找,转过了一个弯道,又见到一条上山的路。这次我不再犹豫,就壮着胆,一步步登上石阶。好在这条道,路灯明亮,虽然未遇见一个行人,但也不觉得胆颤。
不一会儿我就登上了顶部广场,眼前一亮,霎那间,一片灯光的海洋,迎面扑来。原来我是从步行道走上圆山大饭店的。圆山大饭店的正门是和大型立交桥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初涉此地的我,难免有些迷惑。
据有关资料介绍,圆山大饭店创立于一九五二年,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傍基隆河,高耸于圆山之腰。圆山大饭店的位置,原为日治时期的台湾神宫所在,国民政府于二战后接收台湾时,拆除当时已经遭毁坏的台湾神宫,并原地改建为台湾大饭店;1952年,改由蒋宋美龄等政要为首组成的“财团法人台湾敦睦联谊会”(简称敦睦联谊会)接手经营,并改为圆山大饭店现名。当时圆山大饭店的建筑规模甚小,在1963年时才将饭店的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毕。1968年,圆山大饭店获得美国财星杂志评为世界十大饭店之一。1973年10月10日,由建筑师杨卓成设计新建的14层中国宫殿式大厦落成,圆山大饭店遂成为当时台北市的新地标。饭店独有的中国式宫殿外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七彩画梁、飞檐斗拱、丹朱圆柱、琉璃金瓦,内外造型雄伟瑰丽。圆山饭店与龙有无尽渊源,整个饭店通体上下,从门窗、梁柱到壁画、天花板,随处可见活灵活现的飞龙。据说蒋介石在规划圆山大饭店之初,即设有秘道通向附近的剑潭和北安公园,因此,饭店本身除了是台北市内一处极佳的观光胜地外,秘道传说更为圆山饭店增添一抹神秘色彩。圆山大饭店常常是冠盖云集。诸多贵宾政要来台期间,均喜欢选定圆山大饭店作为下榻场所。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克林顿,约旦国王、泰国国王等政要均曾是这里的住客,据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亦是圆山的常客,估计最少下榻过圆山二十四次。台办主任陈云林访台期间也入住圆山大饭店。
上了圆山,我定神瞭望,不由令人惊叹不已。恢弘的建筑,通体布满层层叠叠的红灯笼,勾勒出大厦清晰的轮廓结构和主体的华贵,绚丽的光影,辉映着美轮美奂,流光溢彩的非凡贵气,北方式的宫殿雄壮华丽气势,挥发到了极致。环顾四周,视野极其宽阔,台北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我沿依势而上的空旷广场,拾阶而上,广场两侧两条透亮的巨龙,仿佛振翅欲飞。趋步靠近饭店正门,我观察着门前的动静,揣度是否有戒备森严的警卫?迟疑片刻,只见只有两位侍应生在为宾客搬运行李,也就放胆踏入了门厅。
圆山大饭店不愧为世界顶级的知名饭店。步入宽敞庞大的一层大厅,映入眼帘的尽皆是装饰奢华的中国式的雕栏画栋,满眼金碧辉煌,让人目不暇接,恍如误入帝皇家的龙庭殿堂,做了一回尊贵的朝觐使者。
好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住客,侍者人等,彬彬有礼,举止娴雅,消弭了我的胆怯心境。我从容不迫地到处走走看看,选取精华镜头,轻按快门,摄取一帧帧难得的照片,权作永恒的记忆。游遍上万平米辉煌大厅仍不过瘾的我,又突发奇想,信步走进电梯,上到十二层的客房走廊,一探究竟。
饭店客房走廊,看上去倒也平常朴素,但走廊迂回尽头,每处恰到好处的布置着精美的瓷器、梅瓶,廊墙间隔一段,装点着高雅的国画,使得朴实的过道,无处不显示出其典雅气息,令人倍觉赏心悦目。
下了电梯,我瞄了一眼传说中的秘密通道入口,遥想当年设计者的惶恐心绪,但我不敢,也无法,造次去探秘那个谜团,只能留下些许遗憾。
但我还是带着一份满足,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富丽堂皇的殿堂。
圆山大饭店广场外,建有一座牌坊式的大门楼,灯影曈曈的牌楼与圆山饭店大厦闪烁的灯海,交相辉映,形成灿若桃艳的芳姿。那一刻,心底萌生的流连心绪,用“三步一回头”来表述,或许非常贴切。
返回的路,我是从正门走下圆山的。迷宫一般的立交桥,我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或许还想看看台北的夜色,或许也有大差不差的心态,我便信马由缰跨过基隆河,沿河边的一条道走了下去。
台北的夜晚很美,流经圆山的基隆河很安静。河岸边的行人稀少,更没有车辆经过,一路上只有少许行人和骑着脚踏车的年轻人匆匆而过,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显得非常宁静安祥。这里就是台北的大佳河滨公园。
穿过一座立交桥,前面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空旷场地,在夜色的笼罩下,只见一些遮阳的棚帆若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