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宏村
村口下车那会儿,太阳刚还在云层里钻来钻去,光影斑驳。走得三五百米,眼前一泓碧水,这应该是事先听说过的南湖吧。湖边,嫩绿的白杨垂柳,湖畔那边的白墙黛瓦,细碎涟漪中的倒影,独特的妩媚清秀。不知从哪一刻始,
村口下车那会儿,太阳刚还在云层里钻来钻去,光影斑驳。走得三五百米,眼前一泓碧水,这应该是事先听说过的南湖吧。湖边,嫩绿的白杨垂柳,湖畔那边的白墙黛瓦,细碎涟漪中的倒影,独特的妩媚清秀。不知从哪一刻始,小雨淅淅沥沥很友好地来拍我们的肩背,又轻盈盈地飘进湖里,湖畔似乎是呼啦啦间生出大批花花绿绿的伞,遮住了写生板,执着的画人,身子依然在雨中,竟也成一道风景……这就是宏村——中国画里的小村庄。雨雾,朦胧了湖面,朦胧了远山;雨滴,有节奏地敲打着石板小路,激荡出泥土的芬芳在清幽的小巷中弥散。大概,只有雾和雨才是应该属于宏村的背景。
只有这时,你才能在静谧的青石小巷,在灰暗背景下显得高大雄伟的马头墙的墙根儿,在密密层层的白墙黛瓦间,在屋檐和天井下安坐的沧桑老人安静祥和的脸上,静静地倾听几百年历史在建筑与流水间倾诉的声音——
潺潺绕绕的水圳,是为宏村独特的风景。宏村是一座水做的村庄,山因水青,水因山活,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终年不断不腐,急急匆匆,时有浪花飞溅。水圳是小巷的一部分,深有尺余,宽不过二尺,几百年来遛着墙根与小巷并行,入户穿堂,中途在村中央月牙形的水塘——月沼做短暂停留过滤,继而流入村头的南湖;接下来,或灌溉农田或随溪流入江河。南湖的水,前赴后继,自有完美的归宿。家家屋檐相叠,户户流水相通,令当今习惯了自来水的人们艳羡不已。绕屋缠巷的水圳、纵来横去弯弯曲曲的小巷,简直就是一个迷魂阵。据说,外来人一旦进村极易迷路,非经村人指点走不出村寨,不过,只要随了流水的方向,你总是可以找到月沼走到南湖来到村头的,只是颇费些时间和周折罢。
承志堂是宏村的标志性建筑,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彰显着小村落古朴灵秀的神韵。这是一幢大型民宅,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宅院,砖木结构,其设计创意最具皖南徽商豪宅的特色,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徽派民居的商标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每进院落都是墙高屋深,少有窗户,天井天窗的设置,一来采光透风,同时,雨水会顺着天窗落进院中,经下水道,再流入村内和村边的湖中。经商人相信水能生财,取“四水归堂”之意。承志堂的最大特色是极为精美的木雕艺术,厅堂上下,梁柱左右,无处不是木雕的世界,内容题材多福禄寿喜,也有渔樵耕读、仙人凡夫、动物植物,真是天上地下无所不包。耗资巨大的承志堂,建筑布局栋宇鳞次宅院相连,装饰力求美仑美奂,立面上追求富丽堂皇,气势上讲究森严壁垒宛如城郭,历经150多年仍完好无损,有“民间故宫”之誉。难怪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10年前来到这儿,宅院厅堂里里外外瞧个仔细,连声赞叹,称这里是耸立的建筑立体史书。
……
徜徉在惟美的历史画卷,恣意在浓淡相宜的中国画里,无意中,见一花枝从高墙里探出头来,细看,竟似一束单眼皮的杏花儿。小巷弯弯,细雨绵绵,雨帘那边的远山近树马头墙,愈加的韵致清丽。弯弯纤纤的小巷、湍急淙淙的水圳,似乎在告诉游人,生命的长度原是无限延伸的,是不可以丈量的,像风,穿过绿意浓浓的小树林,丝丝缕缕,斑斑驳驳。在小村落漫长悠远的岁月里,不知有过多少这样的日子,如古老的天井下面沉睡在条几上的青花和唐三彩,兀自灿烂。
宏村的时光就像它的水圳,奔腾不息地流淌,经过我们身边,激情地唱着古老而欢快的民谣,又汨汨地流向远方……
宏村应该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一壶香茗,一副钓竿,一份悠闲,所有的一切便溶入眼前这空灵神往的美景之中了。好想,留在这个淋湿了的村庄,在幽幽的间巷里弄,倚了白墙黛瓦高脊飞檐的马头墙,牵束犹带雨滴的杏花儿,枕着绕屋的水圳,做个好梦……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