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穷

哭穷

行律散文2025-11-20 04:58:40
那一段借粮度日的岁月,使我从母亲的眼里读懂了一种叫苦涩的滋味。因为晒谷场上的稻谷被一场突至的暴雨淹没了,母亲的双腿开始颤颤地越过门槛,向邻居家走去。许多年后,我“背弃”了父母和兄弟般的庄稼,进了城谋生
那一段借粮度日的岁月,使我从母亲的眼里读懂了一种叫苦涩的滋味。因为晒谷场上的稻谷被一场突至的暴雨淹没了,母亲的双腿开始颤颤地越过门槛,向邻居家走去。
许多年后,我“背弃”了父母和兄弟般的庄稼,进了城谋生。那时我已经读懂了哈姆生的小说《饥饿》,而且想未来总比小说美丽而乐观吧。
在城里,我将希望撒播得如满天缤纷的雪花,但说来说去,只是穷潇洒而已。城市的满目繁华终究是无法拥有的,因而更加重了一种陌生感。而我和那帮朋友,似乎也只是因为穷才混在一起的。
后来不知不觉爱上了“该死”的文学,大概是受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熏陶吧,整日里抱着别人写的书和自己的“豆腐块”不思进取,面对“下海”之风愈演愈烈和不知打哪冒出来的“大款”,还能不屑一顾无动于衷。可是囊中羞涩却是事实,正如那句“文学总当不了饭吃”的话,是不容你不承认的。
“诗圣”杜甫似乎是尝够了“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滋味才发出“文章慎命达”的悲叹的。这是凄惶的倾诉啊。我有一帮并不爱好文学的朋友,都是“穷”不溜秋的,或因单位效益差,发不出几个钱,或因做小生意蚀本败北,等等。相互遇到,喝喝劣质的白酒,总要长吁短叹一番,真是“袋里无钱,心头多恨”啊!
我也知道“穷极思变”的道理。在深夜残存的思绪中,面对颓废的四壁,想起母亲站在荒山之中遥望千里之涯的我,心里便暗暗发誓,有一天,定要衣锦还乡,改变家中的旧貌。
当我拿着几张皱巴巴的稿酬,看着自己抚育的索然无味的文章,心里生发出许多莫名的慨叹,“用笔换币”恐怕是一种幼稚的想法吧,谁又要我甘然圃于这种“文字之狱”呢?
我又想起父亲对我说过的话,人穷一点不要紧,重要的是脚下的路要走好。父亲像大多数农民一样,对农作物抱有殷实的愿望,这愿望比任何丰盛的宴席都要丰盛。我又怎么能够背叛我兄弟般的庄稼和脚下那条追求的道路呢?
“我一直哭,一直哭,哭我没有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个人,他竟然连脚都没有……”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如此安慰自己,感谢苍天,给了我们一身健全的肢体。
不要怀抱“命中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的宿命意念,也不要在黄金垒筑的城堡里做金钱的奴隶,在穷且苦的人生旅途中,在令人心疼的奋斗之梦里,平淡而真实地活着,只要我们有“穷且益坚”的精神和一颗快乐无忧的心性就够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