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涨价”
不出意外,涨价将成为2007年年度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词之一。新年刚过,猪肉价格的上涨拉开了2007年度物价上涨的序幕。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与生活习惯,猪肉的消费需求在肉类食品的比例达到90%以上。这一数据表
不出意外,涨价将成为2007年年度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词之一。新年刚过,猪肉价格的上涨拉开了2007年度物价上涨的序幕。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与生活习惯,猪肉的消费需求在肉类食品的比例达到90%以上。这一数据表明,猪肉已经成为今天居民餐桌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势必将严重影响平常百姓的生活。虽然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地方考察工作时都做出特别批示,严格控制猪肉价格上涨,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使普通老百姓吃得起猪肉,进而使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然而直至今天,虽然各地加大了生猪养殖与出栏,猪肉的价格仍然没有回落到去年同期水平。据日前媒体报道:年底,中国将从美国进口数十万吨猪肉,这将是中国首次大量从美国进口同类食品。不过,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是都有口福享用进口猪肉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根据预测,这种猪肉的零售价将在40元人民币以上,且主要供应中高档宾馆与酒店。这样的价格怕只能使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望“肉”兴叹了。
猪肉价格的上涨只是2007年度众多物价上涨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年初前所未有的高价猪肉刺激着中国公众的神经,那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品加入了涨价的行列已在意料之中了。
促使物价上涨达到高潮的便是上月中国方便面协会参与、方便面企业串通的方便面集体上涨。一时间,各大超市出现了市民抢购方便面的狂潮。虽然方便面无营养价值,多吃对身体有害而无益,但由于它的食用方便,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必需品。这次方便面价格的涨价再次激起了人们对“吃”的担心。虽然这一行为最终遭到了有关部门的严厉处罚,而方便面企业也承诺降价,使其恢复至原来价位,但是精明的商家却在重量上玩起了猫腻:同样包装、外表并无区别的方便面在重量上集体缩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方便面引起的“多米诺效应’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在北京,在猪肉价格上涨之后,北京市民发现鸡蛋价格已经从几个月前的每斤3.8元上升至4.5元;5升的金龙鱼大豆油上涨了近4元,现在的零售价是49.9元。
在上海,受大豆、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价格普遍上涨20%左右;以豆浆、豆腐为代表的豆制品也平均上涨了10%-20%。
在广州,快餐纷纷提价,盒饭平均上涨了2元。
在安徽、山西一些地方,网吧上网费用由原来的1.5元/小时上调至2元/小时。
……
于是物价的上涨成了近期最炙手可热的话题,有关物价的最新消息迅速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国家物价局也于近期公布了关于违法串通涨价的十大典型案例,对一些持观望态度、蠢蠢欲动的商家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监测物价上涨幅度的CPI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在6月份再创新高,达到33个月来的最高峰——同比上涨4.4%,这也是今年以来连续第4个月超过央行所制定的3%的“安全线”。
不可否认,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客观原因,但并不能因此成为不良商家不约而同宣布涨价的挡箭牌。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也是有市场规律的,人为地决定市场价格,只会打破市场经济秩序的平衡,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有专家学者指出,对于目前的价格普遍上涨行为,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以免造成通货膨胀。对于人为控制市场价格的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
今年以来,中低层收入人群越来越强烈感受到物价快速上涨带来的压力。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物价的上涨已是不可避免,是社会发展与前进的必然结果。因此,从某种角度讲,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世界范围来讲,中国是一个物美价廉的市场,在市场大门向世界敞开后,势必引起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仅靠政府干预市场价格是行不通和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人为地干预市场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做只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源头上减轻甚至消除物价上涨给公众带来的影响:
一、应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避免通货膨胀蚕食民生空间的有效措施。因此,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减税、加工资等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另一方面要通过逐步打破垄断或建立约束性制度的方,最大限度地缩小由垄断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
二、尽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居民之所以对价格敏感,根源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抵御通胀的力量薄弱,倘若保障制度完善,就不会如现在对价格如此敏感,反映这样剧烈。
三、重新恢复储蓄保值,避免储蓄缩水,加大宏观调控。
四、整顿社会治安,规范市场秩序,严防大小规模的违法活动,以免动摇国之根本。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看《新少林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