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细说大汉》之心智体验
关于大汉朝的故事,耳濡目染,打小就在耳边回荡。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勾出了楚汉相争的刘邦与项羽,口头禅鸿门宴,四面楚歌垓下之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北击匈奴燕然勒石平定西域汗血宝马,史家之绝唱,留下了卫青
关于大汉朝的故事,耳濡目染,打小就在耳边回荡。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勾出了楚汉相争的刘邦与项羽,口头禅鸿门宴,四面楚歌垓下之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北击匈奴燕然勒石平定西域汗血宝马,史家之绝唱,留下了卫青霍去病之英雄雄风。王莽篡汉,改朝换代,治国无方,民不聊生,千古骂名,不忠不义。绿林赤眉,揭竿而起,赤龙刘秀,一统天下。汉末衰微,群雄并起,奸雄英雄,人才辈出,演义三国,流传千古。然而,关于大汉的书也读了不少,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汉初的记述,班固的《汉书》关于大汉的记载,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故事,均断断续续有所了解,因种种原因,终没有读通大汉历史。民间流传着许多大汉通俗读物,《刘邦传》、《汉武大帝》、《刘秀传》以及《吕后传》、《霍光传》、《王莽传》、《曹操传》等等人物传奇,闲暇之时也翻腾过,泱泱四百年的历史,不是几个人物传奇故事能贯穿的。于是,寻找关于大汉的通俗读物《前汉演义》、《后汉演义》,忙于世事,都擦肩而过了,直到今天也无缘阅读,领略其精彩纷呈的故事。
初春时节,无意中徜徉于书市,发现了一本封面看上去非常古朴的《细说大汉》大全集,于海娣编辑,随手翻翻,却发现四百年的大汉历史,洋洋洒洒尽在其间,于是据为己有,用了近百天的闲暇时间,通览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四百年间发生的事件和故事。
《细说大汉》大全集分为西汉和东汉两篇,讲述了从西汉建立到东汉灭亡长达400年的历史,涵盖了两汉版图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官制、军事、农业、冶铁业、商业、文化、宗教、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全书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卷,记录了大汉帝国的兴亡沧桑和为中国留下深刻烙印的辉煌的文化,全景再现中国古代军事帝国的勃兴与衰落。
回味中国历史,品味千年文化;纵观风云变幻,感受时世变迁。
“汉朝是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6—25年)与‘东汉’(公元25—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国,是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最为充沛、人性也较为高扬的时期。它和之前的秦帝国一起,开创并发展了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像汉朝那样,至今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它的成就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
这是对大汉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客观的,公正的。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是一个军功显赫的时代,遥望两千年前的大汉,东临大海,西征绝域,南服百越,北击匈奴。那是一个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时代,项羽、刘邦、韩信、张良、萧何、司马迁、刘彻、卫青、霍去病、张骞、董仲舒、苏武、李广、桑弘羊、霍光、刘秀、蔡伦、张衡、王充、蔡邕、刘备、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各类人物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那是一个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诗词歌赋独领风骚,发明创造领先世界。
一书在手,遍阅两汉王朝恢弘壮丽的历史;一卷在手,尽览大汉帝国四百年的盛世传奇。回味中国历史,品味千年文化;纵观风云变幻,感受时世变迁;探寻中华民族兴与衰的因由与契机,感受当年的雄浑质朴、清丽温婉。
掩卷之余,似乎发现了什么?就在每一个汉族人的思想里,那种思想造就了我们今天的样子。不由得思考一个问题,今天,中华民族的的文化,特别是汉民族的文化,其根源在哪里?汉民族的礼仪、风俗习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代表一个民族的那些东西,其根源在哪里?究其原因,来自于儒教,兼融诸子百家合理的内容,定型于大汉,两千年来,不断演化,便成了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主流价值观,根深蒂固,刻在了骨子里,起初刻的时候,就在大汉年代,经过两千年的发酵,自然根深蒂固了。
秦汉开创了中国新的历史,一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而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样开创了中国新的历史,自然如同秦汉一般影响中国人民中国历史,成为又一个新纪元。
读史使人明鉴,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秦汉的历史值得研究,夏商的历史也值得研究,可惜夏商留给后人可研究的历史太少了。事实上,上世纪开创新纪元的历史更值得研究,研究其文化,继承发扬具有新纪元特点的优秀文化,来定型我们新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女生读研死路一条
下一篇:我家乡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