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密幄杂文2025-04-29 21:32:41
那天上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安排了开学诸多事宜。饭后回校,没想到大门紧闭,学校里空空如野。原来校长领着一干子人到饭店吃饭去了。门口蹲了一个老太太,看她七十多岁的样子,头发花白,稀稀疏疏地在脑后拢了一个小
那天上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安排了开学诸多事宜。饭后回校,没想到大门紧闭,学校里空空如野。原来校长领着一干子人到饭店吃饭去了。门口蹲了一个老太太,看她七十多岁的样子,头发花白,稀稀疏疏地在脑后拢了一个小小的发髻,很显然是来找人的。我走上前去询问,原来是找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的,我赶忙掏出手机,联系那个老师,不巧的是,那个老师回了镇平的家了。老太太一脸病态,牙齿也已经掉的差不多了,看到我把手机放她耳朵上,便带着哭腔说:“娃,我是你妈呀!……”我的眼泪几欲流下,问她是怎么来的,她说是跑腿来的。天,从她家里到学校,有十几里,尽管是国道,可毕竟有那么远的路程啊!我问她为什么不坐车来,她掏出了用报纸裹着的10元钱让我看,说是不舍得花啊!昨天输水还花去了20多元,回家还得还账呢!我又说,为什么不让你家里的儿子甚至孙子们送你过来呢?她说,他们都忙着呢,不想惊动他们,况且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我把她引到饭店,想管她吃顿饭,可她听了老板的介绍,然后说这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就想按儿子交代的——先回家。我想用摩托车送她回家,她说不敢坐,最后只好租了一辆面的拉她回家,并通知了那位同事。然后,我就去看了自己的父母。
我这人做事,向来有自己的原则,这位同事我是非帮不可的,因为那位同事是我最敬重的一个人。他学教得很好,为人也特好,没有私心,一心为学校着想,为老师们考虑,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校长,也是我们这里最出色的一个校长!他担初中校长的时候,是我们学校教学质量最高的时候,更是我们学校最兴盛、最繁荣的时候。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辞职不干了,但就是到了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老师们还是念念不忘他的好。
我知道这位同事对家人很好。他母亲看病和吃的药,几乎是他一个人买的。尽管他还有弟兄四个,其中一个家境还相当不错。他经常买东西送回家,并给他母亲小花钱,这我是知道的。尽管他的媳妇有病,每天也需要吃几十元钱的药,还要供养在大二上学的女儿和在高中就读的儿子。此外,他父亲和岳父有病和去世,他除了去侍候外,还花了很多钱,因为他的兄弟们对待老人,是各凭良心,他够孝顺,所以就要多花钱。同时,他的小舅子是个花花公子,自己的小家还总是指靠同事不断救济呢。而他的弟兄们家里一旦有事,他也总是无私无畏地支持着、帮衬着。
这位同事是我所认识的人里最节俭的一个。学校后边有一些空地和地角,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垦出来,种一些粮食和蔬菜,我从没见他割过肉或是买过菜。他每天中午吃的面条,要么炒点地里自产的蔬菜,要么就是蒜汁一浇就行了。我没见他穿过什么新衣服,到现在还总是骑一辆破自行车。
人老了,有时候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城市的老年人的晚年很幸福,可以安享天伦,这个我是知道的。可农村呢?由此,我再一次想到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农村的老年人,晚年凄凉,境遇堪忧。他们总是养了一群孩子,为了孩子,靠体力挣钱的他们,总是把自己挤干炸净,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他们就如一辆破车停驻日子的街头,任凭风雨的洗刷和冲涤,却再也无力遮挡风雨。孩子孝顺了还好说,养老送终似乎也不成问题,一旦儿女不孝顺,那境况可就太凄惨了。我就亲眼见过,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的父亲最后却停尸在树下的凄惨一幕。
为什么农村的老人多老无所养?关键就是一个“穷”字。这些老人能力有限,也太无私,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养老金或是诸多遗产,此其一。
儿女的日子本身也总是过得紧巴巴的,就是想对老年人好,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等,也总是有心无力,此其二。
个别年轻人昧着良心过日子,没有反哺意识,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此其三。
农村的不养老人的坏风气所误导。农村不养老人,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你家看我家,我家看他家,时长日久,有些人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似乎不赡养老年人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甚至成了某些不肖子孙们攀比的一种风尚似的,此其四。
政府不作为。如今,只要老人不上告,似乎也没有什么人来管这档子事情。农村的干部们,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真心为百姓谋福利的有几个呢?此其五。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提醒一下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一声:
1。对于孩子,还是适可而止比较好。不要把所有的钱都尽早地花在儿女身上,他们成人后,就要学会放手,甚至逼他们自立,同时也不妨讲一点策略,使一些计谋。试问:父母对孩子的心可以达到百分之贰佰,孩子对父母的心能占多少点呢?您不妨掂量一下,因此您大可以自私一点,给自己留点养老钱吧。这也是您老年时,活得有尊严的一个保证!
2。趁自己能挣钱的时候,给自己留下足够的保险金等。如今,钱存在银行里也实在是收不到几个利息。这时候,我们不妨把闲钱分成几份,一部分存进银行,以方便取用;一部分不妨买几分保险,把重大疾病、意外和身故等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还可以去投资其他分红性质的投资项目,或是置办房产等稳赚不赔的项目。
此外,笔者还想建议社会:
1、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和监管的力度。对于那些不肖子孙,不妨上升到法律的角度去惩治他们,决不能姑息纵容,使他们有生存的空间!
2、慈善款项不妨往农村倾斜一些,不要借口农村花销少就少拨,别忘了十亿百姓还八亿农民呢,农村需要社会救助穷人还太多,就是工薪阶层也不例外,我的那位同事,就是其中的一个。
3、加大传统美德等教育的力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境界呀!对于别人的老人,我们尚且能够如此,那究竟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老人呢?我们不妨摸着心口窝,好好拷问拷问。
但愿人间少一点悲剧,多一点美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