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与《我的长征》

崔永元与《我的长征》

电行杂文2025-04-29 16:42:38
在回来有公交车上,看了崔永元写的《长征--边走边想是幸福的》记录当年他策划发起的《长征》。里边介绍了他们在体验长征过程中的一路见闻和感想。他们走了一路,有的队员脚上走出了三重水泡,年轻没看到的是山山水
在回来有公交车上,看了崔永元写的《长征--边走边想是幸福的》记录当年他策划发起的《长征》。里边介绍了他们在体验长征过程中的一路见闻和感想。
他们走了一路,有的队员脚上走出了三重水泡,年轻没看到的是山山水水,间或见到斑驳的墙上有历经几百年的标语口号,揭示着中国历代的统治者的当年政策:“女儿也是传后人”“女孩是枝花,关爱靠大家”小崔了解到“据说这样的口号在清朝就出现过,可见问题难以解决”。
他们这一路走来,很有些徒步旅游的味道,在边走边想中他们还真想到了旅游的感觉:“我注意到,诸多的黄金周”
小崔边走边说着他的感想:“也是传播历史知识的好机会,学术上叫田野考察,可惜了这份考察,被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相互拍照代替了。解说员、导游也都修练得猴精,去伪存真,直奔主题,什么景点都归纳到”求签生子,升官发财“上,实实在在,广受欢迎。在烧香磕头的气氛中,历史灰飞烟灭。”
他们一路“长征”过程中,还为当年红军的真正长征补充了很多的鲜为人知的细节,1935年6月红军长征到四川时,陈云受命从天全县离开红军队伍,同年10月15日在莫斯科他向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汇报:他说:“第一个错误误是在部队西征出发之前在党内,军内和群众之间没进行足够的解释工作。政治局也没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当时我们认为西征这件事不能告诉党员,战士和群众。
他接着说第二个错误,就是我们上路时所带的辎重太多,带了许多笨重机器和大量物件,我们把兵工厂,印刷厂,造币厂等工厂的机器统统都抬走了,专门运输这些设备的就有5000人。
当是认为,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就是简单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第三个错误是纯军事上的错误,我们仿佛总是沿着一条作铅笔在纸上画好的路线朝着一个方向直线前进,这个错误很大。结果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到处都遇到敌人的迎击,因为他们早已从地图上料到我们将出现在哪里,将往哪里前进。
这是1996年我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从俄罗斯国家档案部门找到了这次汇报的俄文记录稿,我们才知道了这么多的细节。
所以小崔在他的这篇文章中专门用一个小标题《细节与历史》来证明,历史如果不用细节去证明,就会出现很多漏洞。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