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杂记之二 第二次签证险些流产

旅美杂记之二 第二次签证险些流产

多知为杂杂文2025-03-28 06:39:47
2006年的年初,在相隔一年半之后,又一次接到了Ge邀请我们赴美探亲的邀请信。第一步还是到中信银行交纳签证费和购买电话预约专用卡,电话卡是12分钟的,家里还有上一次剩下的一张8分钟的卡没有用上,想来怎
2006年的年初,在相隔一年半之后,又一次接到了Ge邀请我们赴美探亲的邀请信。第一步还是到中信银行交纳签证费和购买电话预约专用卡,电话卡是12分钟的,家里还有上一次剩下的一张8分钟的卡没有用上,想来怎么也够用了。
回到家中,即拨打美国驻北京总领馆的签证预约电话。电话接通,首先是一连串的提示号码,这就耗去了近二分钟,接着才入正题。先让我报说了我的护照上的信息——嗡嗡嗡,电话线路有毛病,听不大清楚,又重说了一遍。之后,对方一位女工作人员告知我的预约号码,和预约签证日期,我记了下来。接着我开始报老伴的护照信息,也报了两遍。刚报完,电话提示时间快到了,这时对方正在报老伴的预约号,刚听到一半,时间到,电话切断。我赶紧启用第二张电话卡,接通电话,又是一番提示后,对方问护照信息,我说我刚才已预约了,但那位小姐没说清楚预约号,对方称她不是刚才的那位小姐,又说,既然已预约,就能将预约号转到上海领事馆,我信了,这次失误问题就出在这里。
预约时间是4月17日8:30到美驻上海领事馆面签。4月17日是周一,后来听人说,一般第一次被拒签又再次去签证的人,都是被安排在周一。我和老伴是头一天乘坐早八点多钟的火车,十一点多到达上海。第一件事是到美驻沪领事馆的所在地上海静安区江宁路梅隆镇广场附近找所小旅店住下。但走了几家旅店都客满,在好心的路人指点下,在梅隆广场侧门的对面找到一座招待所,但较便宜的房间都没有了,只能住240元的标准间,想省点,看来也省不下了,只能咬牙付款开房先住下再说。
办完住宿手续也就到12点多钟了,把背包放在新开的房间,下楼找地方去吃饭,在一个小排当里,同桌进餐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女士,彼此打量了几眼,那位女士开口就问:“你们是来签证的吧?”老伴笑笑点头,她又说:“我也是来办签证的。”接着她又说:“你们是第一次来签证的吧?” 老伴说:“前年已来过一次,但被拒签了。”“这是第二次了?”我们点点头。接着她神情自若地说:“我已被拒签七次了!” “啊?!”我和老伴不由得同时脱口说出了一个“啊”字,这个“啊”字在这里可就得读上声了。但她并不以这然,边吃饭边接着又说:“有位老太签了十九次都没签上,但她锲而不舍,一直坚持到第二十次,终究被她签上了。”
不要说那位老太太的二十次,就是眼前这位女士的七次,我和老伴也是由衷地钦佩。后来得知这位女士和我住在同一所旅社,并且是住对门,她是宁波的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员。
第二天一早五点多钟,我们相约来到一个刚开门的早点舖,每人一份油条豆浆,不到十分钟就吃完了,回到梅隆镇广场门前,来时没看到有人在排队,但一会儿功夫就排了四五十人,我们三人排在了一起。听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讲,要到八点半才能放人进入大厦,等吧。
这期间,有两种人上前兜揽生意, 一种人见你手中拿的156和157表就问你是否是电脑填表和是否申报了电子代码,是否填得合乎要求,否则人家不受理是要误事的,等等,等等。大部分人都是头一次办这种事,本来就是一头的雾水,好不容易找到了梅隆镇这座大厦,下一个“北”还不知到哪里去找呢,见有如此热心肠的人主动上前打问,不由得拿出自己的表格请教人家。这一看不要紧,这毛病那毛病地指出了一大堆。被指出毛病的人都傻眼了,怎么办?好办,他们就可以给你代办。没有多余的照片?他们那里也可以照50?0的快照,立马可取。价钱?好说,每份给三百就行了。我和我儿子填写的156和157表,让人家指出了好多毛病,心里直发毛,决心花钱让这位老兄给重填一份合乎要求的156和157表,讨价还价,最后搞定二百元给重作两份(我和老妻的)。照片不要重照了我还有多余的,破财消灾嘛。
老妻留在原地照常排队,我随那位专作此生意的老兄去了他们就在斜对面的一间二楼,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把156和157表重新打印好了。赶回排队处,刚好老妻排到了最前面,站了几分钟,我们这一拨二十个人就被叫了进去。上到8楼,排成一列纵队,排在队列最前的人,要一个个经过一个窗口核对预约号。轮到我和老妻这里,我们拿出护照,但窗内的那个工作人员在一张表上反复查找了好儿遍,只找到了我的预约号码,却找不到老妻的预约号,这可怎么办?我急出了一头汗,正在这时,那位工作人员问我说只找到了我一个人的号,所以只能让我一个人进签证厅办理签证。我说那怎么行。他又说,那只能你们再重新预约了。
和老妻垂头丧气地走出了美驻沪签证处,在电梯上我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办?“去买电话卡,马上再进行预约。”这是老妻斩钉截铁的一句话。对!就这么办!下了楼直奔梅隆镇斜对面的中信银行,买了二张12分钟的预约签证电话卡。马不停蹄,回到招待所即刮卡打北京美驻京预约签证电话,很顺利,对方给的签证面谈的时间为2007年7月14日。
有了两次不成功的经验,所以,这次从思想到具体行动,我都倾注了全力,先说准备的材料,156和157表自不必说了,中英文本都填写得很明白,并通过电脑申报取得了电子编码。Ge的邀请信、工作证明、护照复印件、收入证明、水电费交纳清单一样不落。我这方面准备的一些材料是有效护照、房产证、银行存款证明(需要银行出具)、我在南京开办的一座网络公司的营业执照、最后是两张在南京和小儿子Li一家五口的全家福照片。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耐心地等待7月14日这一天了。
说老实话,等待的日子,从感觉上觉得还是过得非常慢的,但毕竟还是等到了7月13日这一天。7月13日是个星期天,进入7月份,江南的天气已经是很炎热了,乘着早晨天还凉爽些,选择了一趟开到时间都较方便的T729次列车,早晨8:30从南京始发,11:49到达上海站。
到达行海,头一件事还是先找好住宿的地方,觉得4月份来的那一趟住过的那个旅社,进出办事都挺方便的,于是打车径直去了江宁路的美琪大剧院客房部订了一间标准间。安顿好,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小排当填饱已经饿了的肚子。
第二天,7月14日一早五点多钟,就到梅隆镇大厦门前排起了队。可能由于天气开始热了起来,美驻沪领事馆在管理上开始注重人性化了,不像上一次一样让我们排在门外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