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现形记

会场现形记

承衰小说2025-12-12 18:23:23
大清早刚进办公室就被通知去开会,说是两个甲方亲临设计院,到会的人员都是各行业的专家级人物。说是11点开会,准时到会的人没几个,我晚了几分钟,到会议室的时候,就见会议桌中间摆放了很多本大块头书,还有几盘
大清早刚进办公室就被通知去开会,说是两个甲方亲临设计院,到会的人员都是各行业的专家级人物。
说是11点开会,准时到会的人没几个,我晚了几分钟,到会议室的时候,就见会议桌中间摆放了很多本大块头书,还有几盘水果,是香蕉、神女果、金桔。黑色椅子围了一圈,那椅子样式有点老,四条钢管腿的那种,而且原来配好的塑料脚套几乎都消失了。有点分量的椅子,不管谁移动,它都发出刺耳的极不情愿的尖锐的叫声,那是和地面瓷砖相互撕扯的声音。
会议室里已经有一位中年男人在翻看桌子中央的书,藏蓝色的西服,白色衬衣,很礼貌的着装,一看就不是行业人士,所谓的行业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那些和艺术沾点边的以为自己是专家级别的人,一般都很讨厌传正统的衣服。此人微黑的方脸不苟言笑,小眼,宽额宽腮,看书的那个认真劲倒是近几年很少见到的,特别是在会场上。
11点15分,参会的人员陆续到齐,有策划大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地一知名大学的校长、内地一知名建筑设计院的院长、雕塑家,剩下的就是汇报项目的这个工程师那个工程了,还有几个才分配的大学生。
院长介绍来到此次会议的重要客人后,先让甲方介绍本次项目的实地情况和建设要求。
甲方自然是我进来看到的那个不苟言笑的藏蓝西装,听院长介绍,此人要在大峡谷投资十个亿,今年第一期投资1.5亿,院长想把第一期乃至以后的投资设计任务全部承揽下来,所以请来了各路专家。有钱的人说话和咱们绝对不一样,人家第一不结巴,第二不打草稿,就像背书似地把大峡谷的投资前景讲述了一遍,很有陶醉在未来的感觉。说话的时候,面对大家,仍然不带笑容,估计是做报告做多了,害怕微笑会扫了自己的威信。
毕竟人家是客人,重要的一点是甲方,是设计方,不,确切的说,是在场的除他而外的所有人的衣食父母,在座的所有人都希望能在他的项目中挖一勺羹呢,所以看在钱的面子上,大家都听的非常认真。
甲方说话算数,开口第一句说只讲两分钟,果然两分钟刚刚到,就结束了情况介绍,蓝西装讲的非常激动,大家也都跟着在激动中拍着巴掌。
接着是项目主要负责人,本院的院长讲解第一期方案初设的思路及功能分析。本次项目的重大意义不需要多说,只要是院长亲自上阵,那一定是很很重要的。
院长开始从地形分析,打开投影仪,一边讲一边翻看他的创作丝路,我是能听清,却看不清投影幕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忘记戴眼镜了,还坐在最后面一个角落)
我看不见屏幕,能看见人,咱就看看人堆在一起的景吧。
院长在上面眉飞色舞的讲(一定是眉飞色舞,因为我多次和他回报项目,每次他都是激情四射),下面的人认真听的估计也只有那兰西装。
新来的大学生在做会场的服务,一会倒茶,一会给没人发农夫山泉的矿泉水,一会出去复印资料,一会到楼下拷贝文件,不大的会场,被五六个大学生穿来穿去的,倒是一排繁忙的景象。
我的斜对面坐着策划大师和内地一著名的教授,两个人在相互交换名片,然后互问彼此的老家,握手,继续微笑聊天,他们说的话我都能听见,其实大家也都能听见,但没人阻止,因为台上,院长同志正在讲本地区的文化,激昂的声音中他在激动的表达自己要创作世界第一,不做第二,要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策划大师嗓音有点沙哑,浓眉大眼,一头乌黑的发朝后梳着,如果不是苍老的声音和满脸的皱纹,单看头发一定以为是青壮年呢。也是背心衬衫,衬衫是军绿色的,背心是灰白的,脸色微黑。
我有些奇怪了,怎么今天的到会的男专家和男客户都是清一色的为黑皮肤,是流行趋势?还是都喜欢在外游荡被太阳晒得?反正,雕塑家伊莎白的就像掉进放了增白剂的面粉里。
显然,策划大师和著名教授的亲切交流丝毫不影响会议的进程。院长依然在台上挥舞着自己干瘦细长的胳膊。
本院副院长进来了,右胳膊用白色绷带包着挂在胸前,瘦小的个,白皙的脸,头顶因为用脑过度已经寸草不生了,只有脑后还像女人的黑色短裙似地围了一圈。副院长坐在甲方旁边的座位上,凭经验就知道身边的人一定是甲方,伸出手友好的握了握,甲方很快坐好继续听台上的讲演。
策划大师的对面是景观大师,穿着大红色的衬衫,有很多口袋的马甲,带着卷的头发朝脑袋后面梳过去,戴一副眼镜,也是黑皮肤,当时介绍他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给他一顶牛仔帽,估计会更加的酷。景观大师在甲方介绍情况的就插言,希望甲方能给在座的每一个人以特权,什么特权呢,就是去大峡谷免收门票,甲方很认真的回答,没问题,你只要记住我的车号,到大门口报出我的车号,就没人拦你。
策划大师当时就接茬问,自己没有车,做大轿车去行不?甲方回答,大车就算了,怎么说你也得做个小车去吧,小车五个人全免。
在我旁边的雕塑家小声说,丢人,一张门票几个钱。
这回插嘴的景观大师开口就说,如果说到文化,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对本地区的历史,我多年一直研究,首先,我想问甲方,你们是否认可这次项目做成文化特色的东西。
甲方说,其实昨天我和院长沟通过,他的想法我基本是赞同的,刚才已经说过了。
的确,甲方在项目介绍的时候已经认可了院长的思路和定位,此事景观大师冒出来的这句话多少让甲方有点不快。
院长的回报结束了,我旁边的陆教授开口了,还是直接问甲方,是否认可地域文化,是否有整体规划,是否应该全盘考虑,不能只看一点一面。
甲方耐着性子回答了老教授的问题,并表扬老教授考虑周全,提醒的很对。
大学生们开始给在会的每一个人发刚从烤炉里考出来的馕,(馕是本地的传统食品,和我们吃的锅盔有点像,但比锅盔薄)送到我背后的时候,我摇摇手,表示不要,大学生说,给陆教授拿一块。我拿了一块放在纸杯上,等陆教授和甲方讨论完,我点点纸杯上的馕,老教授拿起来几口就吃完了,我一看手机,才发现已经中午一点了,再看,桌上的男人们都在啃馕喝水,也不管是谁在讲话了。
策划大师和甲方开始就文化特色如何表现相互论证,策划大师建议做的哈萨克一点,不要太洋气,太现代,而且哈萨克文化非常地道,不做大门不建塔,而刚才的方案又是大门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