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老外吃米粉

我请老外吃米粉

饮泽散文2025-04-29 08:28:58
我的一个亲戚侨居美国。她的两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友到中国北京攻读汉语专业很快就要毕业回国了。在回国之前,她们打算南下桂林游览美丽的漓江、观赏漂亮的阳朔,一定要我全程充当向导。我没有任何理由推辞,不得不应
我的一个亲戚侨居美国。她的两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友到中国北京攻读汉语专业很快就要毕业回国了。在回国之前,她们打算南下桂林游览美丽的漓江、观赏漂亮的阳朔,一定要我全程充当向导。我没有任何理由推辞,不得不应承下来。
二00五年四月的一天,我叫一个表弟开的士去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把两位白皮肤、黄头发、灰眼睛青年接到了灵川,安排她们住进一流的宾馆。次日早晨,姑娘家向我作了介绍:一个叫克丽娜,一位是布娥婀。我们一行三人乘坐班车抵达桂林一个出售船票的地点,购买了三张船票。这时,我探问她们肚子问题怎么解决。她们要我发号施令,指挥她们吃什么,她们就吃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力荐誉满赤县神州的桂林米粉。她们听到“米粉”二字都感到茫然若失,一致认为这个东西宛如炒熟的面粉,必须用调羹舀起来吃,弄得一口黏满白末子。我笑着解释:“传说米粉的历史长达两千余年。第一个吃米粉的人是我国古代的秦始皇。一九四0年,周恩来在桂林工作时把米粉当做主要食物。邓小平三趟到桂林,每一回都要品尝米粉。桂林的黎民百姓皆很喜欢吃桂林米粉。米粉呈圆条形,白色,一尘不染,湿润,新鲜,柔软,老少咸宜,易消化,好吸收。米粉不含防腐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我的一番游说激发了对方的食欲。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尝一点试试吧。”我们步入一家宽敞的米粉店。我买了二两素粉,右手钳制着一双竹筷子,三番五次地翻动粉条,粉条均匀地裹上了卤水与芝麻油,变得黄亮黄亮。然后,我分减一半米粉到另一个瓷碗中,抽来一双竹筷子,请她俩坐下、用餐。她俩见到这个场面,面带难色,欲言又止。我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俩女郎为何迟迟不肯动手。俩女郎微笑着,轻轻地摇摆着右手,示意改弦易辙。我感到莫名其妙,接二连三地追问她们。她们红着脸庞,十分尴尬地说:“不会掌管筷条。”我说:“异国客人得亲口尝一尝中国桂林风味米粉。我现在开办培训班,快速培训你们。”外国女子紧紧地盯着我五六次示范表演,受到启发,跃跃欲试,使用竹筷子只能搛一二根粉条。外国女子小心翼翼地把米粉夹进嘴巴里,仔细地咀嚼,认真地品味,缓慢地吞咽。她们艰难地吃完米粉,竖起大拇指夸奖道:“ok!米粉极其可口,味道非常独特。能告诉我们怎么做的吗?”我毫无保留地向她们传授秘诀:“卤水是桂林米粉的生命。它由猪头骨、牛骨头、草果、丁香与花椒等三十余种原料加清水煎熬而成,色泽微红,奇香四溢,富含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俩女性说:“添加米粉,我们继续享受。”我旋即又购买了七两脆皮米粉,两碗二两给她俩各人一碗,一碗三两留给自己。我端来四个透明的玻璃杯,夹持米粉到杯子腹内,鼓动她们举杯喝粉。在她们喝第一杯粉的时候,我为她们夹第二杯,一直到她们喝尽米粉,嚼光脆皮、酥花生、酸豆角、萝卜……我才填充米粉。我们吃完米粉,口中余香未了。此时,我买走了三份脆皮米粉,拿三个铝皮盒子盛装,每一个装二两。我提着米粉与她们离开米粉店,行至漓江码头,登上了驶向阳朔的客船。途中,我们老是眷恋盒子里面的美味佳肴,生怕猝然长出翅膀飞跑了。一会儿揭开盖子,东瞧西看,一下子掀开盖子,闻来闻去,贪婪地嗅着一股诱人的香气。这香气像一条条长丝绸面对我们飘飘荡荡。仨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馋嘴,肚子尚无明显的饥饿感就迫不及待地完全彻底地消灭了米粉。下午,回到桂林,我做东,每人收拾了三两牛腩粉。第三天早餐,我尽东道之谊,每一个人干掉了三两田螺酸辣粉。之后,我送她们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同年五月中旬,她们踏上祖国的领土。三年以后,她们与一位美籍华人共同创办了一个桂林米粉大厅,吸引了众多美国顾客和墨西哥游人,每天的生意好得像北京的香山红叶。二0一0春节,她们托人给我送来了一沓美金,表达对我的谢意。我真想将请老外吃桂林米粉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职业,当一名幕后推手,把桂林米粉推向全世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