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联痴王成章

耄耋联痴王成章

蟹黄散文2025-04-14 02:50:34
“一个身无分文的老人,却心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他说要弘扬中国楹联;他虽历经种种苦难和折磨,但他豁达、谦逊;他虽贫穷如洗,但他内心精神极其富有;他用毕用的精神和毅力在追寻,他就是我们这个物欲时代的草根文化
“一个身无分文的老人,却心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他说要弘扬中国楹联;他虽历经种种苦难和折磨,但他豁达、谦逊;他虽贫穷如洗,但他内心精神极其富有;他用毕用的精神和毅力在追寻,他就是我们这个物欲时代的草根文化守护人——王成章”。这是我五年前为这位老人写的评语。通过义工对敬老院老人的帮护我结识了这位精神富翁,便一气呵成写就了《拾荒也要出书的民间楹联家王成章》一文,在全国各大网站刊发,引来网友众多对王老的关注,而每次去敬老院看望王老,他那窄小的屋内都堆挤着人,不光是文化人、网友和义工,还有对他敬重的青少年学生们,王老不厌其烦地为所有到访者精心撰着嵌人家姓名的对联。拾荒出了书的王老也期望他的第二本书能成册,但他仍然缺钱。虽然有不少热心表示捐些钱,但对于要结集出版却是杯水车薪。我们每次见到王老,他仍然开朗开怀,但对于我们来说,总有一种自责和内疚。此后,我又写下《再访联痴王成章》,把我对老人家的敬重和了解,再一次跃然纸上。可能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义工协会和媒体的帮助下,王老得到一慈善商人的万元赞助,他的梦想终于成真。
由于维权使命,我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但每每到异地时,都会收到王老的短信,他把耕笔的情况和撰联及时发给我,令我对老人更加折服。
去年夏,我随市楹联家副主席陈季春先生来到雨母山采风,很巧遇到前来参加活动的王成章老人,他一见我,连忙拿出他的楹联集——《正气联歌》,并在册上题上“春风雅兴诗歌醉,明事柔情李杜斟”签上名赠于我,看到书上上千条凝集着王老沤心的对联,无不让我动容。王老欣然为我写的对联也印在书中:“义工协会顾问、凤凰网金牌写手漂泊诗人黄春明先生:凤舞凰歌盛世呈祥,和谐成大雅;春风明月诗人陶醉,漂泊成奇才。[黄老师大爱!与笔者初晤之后,立马撰文,网上传播,呼吁社会仁人,向我伸援手,且多次盛邀幸会文化名人雅士。老朽无能回报,惟将恩德铭心,赋韵表敬意!”
今年五月初,义工协会会长牵长挂来电话称,王老即将过八十岁,义工协会及热心人士专门为老人家过80诞辰生日,我说一定参加。5月6日晚,我邀集一批诗人、网友和群友相继来到市区小伍土菜馆,王老精神抖擞站在店门口,我们热忱握手后,同样是做着苦力也当义工的风胜旭告诉我,义工协会除了常规地帮护敬老院老人,现在还开辟了为孤寡老人过生辰的人文活动,王老事先也一直不肯告诉他的80岁是哪天,风胜旭是向雁峰敬老院档案室那查到老人生辰日的。看着自愿赶来的义工和网友们,王老把撰写给每人的对联用毛笔书在红纸上,特别的耀眼。我也把书法家唐仕礼专为老人写的贺寿墨宝送给他,王老看到也异常激动。当生日烛光点燃时,我们一起为老人唱起了《生日歌》,王老80岁寿辰虽没有别人那般奢华,但全是义工、网友及文化人自发赶过来的,把人世间最朴实、最诚挚的祝福送给这位民间文化的守护老人……
临别前,王老一直拉着我的手,把他八十岁感怀的对联和诗文送给我,耄耋之年的王老第一幅写给的是敬母联:“岁暮求知追日月,智疑生悔苦耕耘。”第二幅是自勉联:“八十不稀奇今人多耄耋开心益寿,三旬遭苦难老命更精神励智成章。”再看最后一幅是王老写给我的:“春风诗意情如醴,明月画屏韵醉人。”
时至今日,又是大雨磅礴天,王老发来短信,他说他到株洲堂表家去了,过几天才会回来。一想到耄耋之年的王老视我这小辈为忘年挚友了,我眼眶都有些湿润,一个孤苦老人,对物质没有丝毫奢望,他所追求的就是他的对联;他的人生最美好时光是在磨难中度过,他没有子孙,但他把他毕生的精神信仰和文化楹联留给了我们,而这恰恰正是这社会最缺乏最需要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