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风秋韵

皖风秋韵

旧识新交散文2025-07-17 10:59:19
天色微明,雨水不止,一行十余人结伴向安徽出发,目的地——宏村与塔川。进入徽州地界,绵延秀丽的山脉便开始起起伏伏于眼前,阴雨使得天空笼罩着朦胧的雾气,看不见山顶,山似乎在云中浮现,宛若仙境。车在山区里穿
天色微明,雨水不止,一行十余人结伴向安徽出发,目的地——宏村与塔川。
进入徽州地界,绵延秀丽的山脉便开始起起伏伏于眼前,阴雨使得天空笼罩着朦胧的雾气,看不见山顶,山似乎在云中浮现,宛若仙境。车在山区里穿行,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车窗外,时而出现大片的或黄或白的菊花,不断地闪出一幅幅画般的景致,让我们这些来自外面的人,仿佛来到了世外仙源。
中途在奇墅湖停留,雨后的奇墅湖美得恍如圣境,飘渺的云空是烘托它的大背景,映照着清澈的湖水也波动着万般的迷蒙莫测,清冽的风吹得我们久久不愿离去,不停地拍照,想留住它,然而我们心中有更多的憧憬与向往,对于奇墅湖的美我们只能是匆匆捧起,再轻轻地放下。
水墨宏村,是一个动人的情结,飘浮在心海上的桃花源。因为她烟火千家,沿袭着古朴徽韵,因为她栋宇鳞次,却安然自处,她守在光阴的深处,度自己的日月,无论魏晋。粉墙黛瓦,岁月在黑白两色中寂静无声,浅浅淡淡地晕染,明明朗朗地勾勒,如同一个女子眉宇间的贞静。马头墙的高低错落,门楼额枋的精雕细琢,以及百转千折的溪路清泉,背靠青山,门前有水,这好风好水的地方,丰润了当年的汪氏族人,也吸引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涌入,驻足流连。
来到宏村,虽然天气不佳,却依然满眼是人,南湖的桥上人影攒动。这水墨画一样的地方早已不复安静,商铺客栈到处都是,五湖四海的口音齐齐聚集在这里,或许好的地方应该向众人展示并出售,也或许好的地方就应该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拥有,哪怕是暂时的。但愿,不安静的只是表象,内心深处的她仍是平静得如同月沼的池水,波影如镜。
月沼边围满了架着相机的摄影者,摄来摄去皆是人,只有在此时才会感到人是多么的有碍风景,那干净纯粹的风光或许只能在梦中,以饮一杯清茶的闲情悠悠品咂。跟随着如织的人流在傍晚的村巷里游走,当地的居民在巷里的水道边洗菜,竟与拍照的游客发生冲突,将菜上的水洒向路人。我在承志堂的千金门楼前走过,心中却煞了风景。
夜晚时分,起了风,寒意伴随着夜色降临。月沼池畔的得月楼挂起数盏灯笼,辉红一片。纵横交错的村巷在黑暗中清晰地喧动着水流声,安适而人语不绝,像是一幅落幕的舞台,生活地剧情还在上演,接纳着一些疲惫,安放着一些希冀。客居少了睡眠,在一团漆黑中听人语,听风声,听似水流年欲逝还洄的清音。屋门外的小院落正在降温,风扣打着木门窗,发出轻微的震响。
第二天果然天气晴好,心情愉悦地去往塔川,在宏村去塔川的短短路途中,游人车辆依然是穿梭不停。人在路中走,两边是看不尽的风景。连绵苍郁的山谷坡地里长满了各色树木野草,层峦叠翠,蔚然深秀。
经历了昨天的阴雨,迎来今天的阳光。红黄橙绿间掩映着白墙黑瓦,塔川在阳光照耀下越发的五彩斑斓。塔川秋色,但就这四个字就足以吸引人涉足并深深流连,山居如塔,川溪淙淙。水车草垛,以及田间小道上的牛粪都让人感觉到与山野与自然的紧贴融合。此刻已是立冬时节,但此情此景依然属于秋天,冬景没有这般的怡人,这分明是秋天成熟时一次盛大的梳妆。
遇到一些人,说是不止一次到此,只是为了摄取塔川最丰美的秋韵。枯黄的草地上落满了深深浅浅的树叶,收集了若干,在泥沼地里折了一大束紫色的灌木枝,然而将它拿在手中便已后悔,后来回到家果然发现它们变色变形,香味消失,木枝成了褐色,点缀在其间的淡紫色小花也萎谢殆尽。任何美丽的事物只在属于它自己的土壤里生存,如果不将它摘下,它就将依然在塔川的天地间自在舒展,散发着阵阵幽香。
有人说旅游就是将别人去过见过的地方,自己再去重复并证实一次,然而秋色中的塔川值得我们去反复证实。
来时风雨,去时阳光,一次旅行,见证了不同气象的风景,可谓是收获满满。既然怀揣着憧憬而来,就必定会满载着美景而归。同行的人大都认识,香茗和眉心都是独自一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只因为心中的美景,就穿上美丽的衣服背上行囊出发,我们总有发现,总有收获,出游是为了寻找美景,而遇见她们,亦是与美景的相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