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界的鲜亮也比不过绿的生机

这一世界的鲜亮也比不过绿的生机

体样散文2025-03-08 06:11:06
这个夏天突然感觉不太闷热似的,自从归来就一直蜗居在家,久而久之忘记了外面的太阳。也快,一夏天的日光。花盆里的花枯萎死去,家中除了我就没有闲人,而我偏偏又没有怜花惜玉的情调,红的花,绿的草,就连比较耐旱
这个夏天突然感觉不太闷热似的,自从归来就一直蜗居在家,久而久之忘记了外面的太阳。也快,一夏天的日光。
花盆里的花枯萎死去,家中除了我就没有闲人,而我偏偏又没有怜花惜玉的情调,红的花,绿的草,就连比较耐旱的铁树和仙人球都因为缺水而显得瘦弱。
我多久没在小城骑车,这个城市的鲜亮突然让我感觉到了陌生,时代的脚步让外表焕然一新,我曾经深爱的西关老桥也拓宽了两倍,远远看去已经辨不出曾经的摸样,那里有我幼年的记忆,傍晚,那曾经挎着橡胶盆去河边洗衣服的少妇,那曾经光着屁股在河边玩耍的孩童,还有身后跟着的小猫小狗,还有渐渐西下的没有丝毫杂质的日光……而今早已不见。城市的发展总是有很多代价,它外表愈加的光纤明亮也让我的心中愈加的荒凉。
戴上耳机,戴上墨镜,省去了挎包或者腰包,身着一袭冷色调的夏装,其实我是喜欢更加丰富或者鲜亮的颜色的,最喜欢蓝和红,青青的蓝色总让我觉得很安静和一份恬淡,而红总给我年轻的热潮,因此离家的时候会尽量穿上蓝色的外罩,背上红色的大书包,至少在去古老火车站的路上给我一份从容。
很喜欢坐火车,有一次做梦梦见了自己坐着古老的绿色火车回家,坐在车头,可是视角却是车窗外,车上人很多,我看着自己骑在车头上,身后还有很多人在谈笑风生,遇到拐弯处,火车做出巨大的转弯,人们都咧开笑脸相互的拉着,火车并没有跑在车轨而是跨越着山巅,直行在草地上,然后我突然在商丘一个距离我家三百多公里的地方下车,我没去过商丘,不知梦境中的那个场景为什么写着商丘,只是我走啊走,街道和城市也就越来越古旧,周身的人们蓄着半长的辫子,不是清朝,因为他们的前脑门并不是光的,更奇怪的是,我竟然走进了一个火车代售点,里面日用品齐全,柜台后面有一道围栏,后面就是缓行的火车,上了年纪的老板身着汉服却留着现代人的头发样式,我用很少的人民币就买到了回家的车票,然后老板就打开围栏一门我就又坐在了火车头上。
梦就是这样,没有年代,情节蹊跷,甚至有些杂乱。如果悠闲,我会选择那趟票价最便宜,速度最慢的车次,我还真的坐过那趟始发商丘的车,那是有一层绿色的外壳,看上去“上了年纪”的火车,车厢内灯光昏暗,没有空调,即便在初春,车厢中也感到闷热,人们只有开着窗户,至少也能看看沿途的风景,可以更加清晰的聆听火车的气鸣。车厢内杂乱,有一群人脱了鞋围在一起打牌的,有边抽烟边看报的,还有吃盒饭的……那次我坐在窗前,偶尔偷偷看看坐在我对面漂亮的女孩子,她穿着黄白相间的长裙,上身是米白色的半长袖,外面还披着一层纱样的披风,她坐在两个男人的中间,低着头只顾看她自己的杂志,只看了她几眼她就中途下车了,后来她的形象也开始慢慢模糊,只记得她一身的优雅。
还是绕远路去了新华书店,一楼的店面缩小了四分之三,另一边被珠宝商租用了,我有些沮丧,不过以前一层是留给小孩子的,对我没什么影响,我径直走到二层,发觉王一人说的对,这个城市的书店确实很小,而以前因为人少总给我很空旷的感觉,书籍也不像中原图书大厦那样多,随便翻几本就让我坐在地上一直看到到他们关门,很久没有看杂志了,翻起中学时候开始读的杂志合订本,不免觉得乏。
这个世界的颜色真是鲜亮,王一人说他有些弱视,可能对颜色不太敏感,我暗笑也有些惊奇,现在花盆里长满了草,这一片都成了绿色,其实颜色的单一又有什么不好,光艳的色彩的确能让人饱足了眼福,但就如同这个花花世界,我们过多的经历也就会少了年少的那份纯,进步总是好的,但总是有代价,一物换一物,走在一条道路上也让我不断的舍弃,也不断的获得,这一过程滚滚而来,如同红尘,带来巨大的伤害。
我喜欢水墨,喜欢它的黑白两大基本格调,“墨即是色”,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他们说黑白是永恒之色,这不假,古人早在千年之前就懂得了黑白之道。但也是更多光鲜的颜色点装成了现代。
庭院里面的野生藤蔓爬上了架子。这一世界的鲜亮也比不过绿的生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