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而悟

执迷而悟

撮泡杂文2025-08-05 21:28:07
有个成语叫执迷不悟,意为坚持错误而不觉悟。世上执迷不悟的人为数不少。然而,执迷而悟的人则数不胜数。何为执迷而悟?执著而迷恋,并有所悟,就叫执迷而悟。此乃笔者咬文嚼字后之愚悟。人为灵猴之后,皆有慧根与悟
有个成语叫执迷不悟,意为坚持错误而不觉悟。世上执迷不悟的人为数不少。然而,执迷而悟的人则数不胜数。
何为执迷而悟?执著而迷恋,并有所悟,就叫执迷而悟。此乃笔者咬文嚼字后之愚悟。
人为灵猴之后,皆有慧根与悟性。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给唐僧三徒弟取名悟空、悟能、悟净,就是想告诉人们:人应该有所悟。因悟猴从攀援而直立行走,因悟人由吮血茹毛到生火燎灶,因悟有了汽车轮船飞机进而有了火箭卫星飞船等等。人就是在悟中进化着。
可以说,人性中缺少悟性就会限制人的自由本性,完善人格健全人性重要一点就是提高悟性。悟有“生而知之”的天资聪慧者,更多的则是后天的经见所致。丰富的阅历、独具的慧眼、灵性的思考,都会使人有所感悟、醒悟、省悟、觉悟、颖悟的。
悟是靠点点滴滴的积累,是执著而迷恋的结果。李时珍执著于药草,有了济世救人的《本草纲目》;徐霞客迷恋于山水,有了传世经典《徐霞客游记》;玄奘执著于佛教,终悟到真经;王羲之执著书法,终悟书法之神韵;张三峰对武术悟其道,终创太极拳。可以说,执著是悟的前提。
当然,执著本身就不是朝三暮四,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执著必须是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般的钻劲、忍劲、耐劲。有十年寒窗才可有金榜提名,滴水长流才可以穿石,铁杵磨针也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呀!
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都是持之以恒者。因为爱好而迷恋,因为迷恋而执著,因为执著而有悟。三百六十行的状元们,各个领域的专家们,他们有耀眼的光环,而光环是他们洒下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串成的,是他们用跋涉的脚窝串成的。水稻专家袁隆平用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可以告诉你:因为执著迷恋他才悟出了水稻之道!被称为傻子的数学家陈景润可以用哥德巴赫猜想告诉你:因为迷恋和执著,才悟出了1+1=2。
我们承认“吃一堑长一智”之日积月累、逐渐开窍,也承认“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豁然开朗,也不否认有的见一人经一事而看破红尘或大彻大悟。但,确信悟是由量而质需要有个度——不管是时间的还是空间的,悟很难“一口吃个胖子”。当执著到一定程度,你的眼睛就会一亮而有悟。正如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如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功到自然成。
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苦中苦,难得甜上甜”。执著就要吃苦。要有“面壁十年图破壁”、“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当然,所谓的苦只是常人或者是庸人、俗人的理解。能耐住寂寞的人,往往是以苦为乐的人。他们迷恋着、执著着,也就苦中作乐,也会苦尽甘来。正如刘志丹对待清贫,身无分文却精神富裕。对于执著的人来说,那执著就是甘甜与幸福。
悟是需要迷恋与执著的。没有孜孜不倦的追求,也难有其悟。当然,执著的人不一定就有悟,也许是小悟没有大悟,也许大悟小悟都没有,或许“你不说我倒明白,你一说你却糊涂了”、悟来悟去更加地迷惑。一些爱钻牛角尖的人,就“执迷不悟”了。
执著与悟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悟需要执著,执著不一定必有所悟。但,不执著肯定悟不多。悟也需要灵感之类。读书需要钻进去跳出来不成书呆子,悟也要顺其自然、心有灵犀。为悟而悟也许无悟,悟也许是不经意间。
我们作文也需要“执迷而悟”。光在口头夸夸其谈“爱好文学”、“想当文豪”是没用的,必须用真心下苦功去“笔耕不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机遇总是喜欢并光顾有准备的人。执著地“准备”之后,就会有硕果的金秋。写多了,就上路了,就懂了写作的技巧了。这就是悟。
对爱情也会“执迷而悟”的。工作也是如此。“执迷而悟”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日子,在我们人生的每一步。愿我们都能执迷而悟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