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壶清茶伴酒喝

泡一壶清茶伴酒喝

卓案散文2025-07-01 08:32:57
酒与茶作为日常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千年文化的载体,二者在地位上也是难分伯仲。酒在中国的血脉中肆意奔流,先祖们用浓香奠神、洌酒祭天,华夏先民们歃血为盟、揭戈举旗,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没有酒,就
酒与茶作为日常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千年文化的载体,二者在地位上也是难分伯仲。
酒在中国的血脉中肆意奔流,先祖们用浓香奠神、洌酒祭天,华夏先民们歃血为盟、揭戈举旗,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没有酒,就没有这个刚烈忠贞的民族。
没有那绿肥红瘦的三杯两盏,便不会有文君相如流传后世的千古美谈;没有会稽山的觥筹交错,就不会有兰亭那永垂史册的标签;没有景阳岗的十八碗,一个常人又怎能有了英雄胆?
一杯浊酒喜相逢,酒发雄谈,几杯酒下肚,就似乎无话不谈了,气氛似乎就融洽了。小喝几杯是怡情助兴,大喝的话就是身处战场了,所谓“酒场如战场”,在酒场上,“海量”是一枚奖章,不能喝酒或者酒量不行的是逃兵败将,被看不起。女同志还好推托,男人就难了,为了面子,豁出去了!为了事业,更得豁出去了!“不醉不归”是酒场上的旌旗,“干!干!干!”是酒场上的呐喊。一杯一杯又一杯,小杯不行整大碗。于是乎,酒后失言者有之,酒后乱性者有之,酒后失智者有之,酒后缺德者有之,酒后犯法者有之,酒后丧命者亦有之。所以酒醒后捶胸顿足者有之,妻离子散者有之,倾家荡产者有之,诅咒骂娘者有之,惹来牢狱之灾者有之,一醉不醒者亦有之。
当然,醉酒也有好处,有人会由于酒场上拼命三郎的英勇和似醉实醒的智谋而升官发财,而以健康乃至生命作为筹码下的赌注最终是赔是赚只有自己清楚。由于酒后驾车导致的车祸年年攀升,近期听说出现了个“酒后代驾”的新兴职业,既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又可避免家破人亡的悲剧,未尝不是酒的功劳。
酒是热烈的,感情强烈的氛围多有它的出现,升学提干、婚庆添子、乔迁新居、父母过寿都要有,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它。一个人愁苦万分的时候会想到“一醉方休”借酒浇愁,岂不知酒入愁肠愁更愁。文人郁郁不得志时更是举杯邀月、对酒长歌,歌出了诗歌百篇。“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免费为杏花村的汾酒集团打了广告;曹孟德的一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足以为杜康酒厂提高了不少知名度。
茶是冷静的,所以与茶有关的东西多是淡泊宁静的。茶与江南是分不开的,江南的土壤培育了茶,茶又使江南濡染了祥和温润的才情诗韵。苏州的碧螺春、杭州的西湖龙井、安溪的极品观音王以及云南的大红袍都是茶中的名流。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足以令世界叹为观止,被邻国日本学去的茶道被他们奉为国粹,可不论他们怎么炫耀,地球人都知道,茶的故乡在中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何等的风雅!“赌书消得泼茶香”之时,是何等的温馨,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那时是充满了甜蜜的,夫妻的恩爱和谐让世人只羡鸳鸯不羡仙,他们也在茶香中品出了爱情的地老天荒。我想茶圣陆羽一定是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每天练太极、养花草、淡定自如,仙风道骨般脱俗。
现代人心多浮躁,茶可以清肝明目、败火瘦身、排毒防癌,可以让人健康长寿,可真能静下心来品茶的并不多。一群人喝茶喝的是气氛;两个人对饮喝的是情谊,我以为对饮的最高境界便是两个人什么话都不说,只使轻轻地品,细细地回味,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便代表了一切,所有的感悟都在茶中;一个人喝茶喝的是自己的心情,当一个人神情专注地默默喝茶时,他可能在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可能在寻找心灵的平静,通过茶在与灵魂深处的自己对话,这种方式是对自我的一种审视,而人正是在不断的审视中调整方向、进步完善的。
中国几乎人人爱喝茶,在不能喝酒的情况下便有以茶代酒的惯例。毛泽东和鲁迅都爱喝极浓的茶,两人都需要在夜间工作,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酒会把人越喝越糊涂,茶则会把人越喝越清醒。
酒是浊的,茶是清的。少量喝酒可以活血通络、治病强身,多了就会伤身,尤其是肝脏。医学表明,男性过度饮酒会直接影响其精子的质量,无怪乎李白杜甫的后人智商不高。茶可以用来醒酒,儒家以茶雅志,道家以茶清心,佛家以茶助禅,三家都推崇“淡”茶,事实也证明,浓茶会使牙齿变黄、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看来,再好的东西也要有度,一如美味的爱情,两人喝……甜如蜜,三人喝……酸如醋,多人喝……毒中毒。
品酒品茶品人生,人如果一生都醉时糊涂,一生都醒是辛苦,众人皆醉我独醒是痛苦,一直清醒的人累了,醉上一回会很舒服,难得糊涂,糊涂难得啊!只有该醉时醉该醒时醒才是智慧至极的人生选择。
泡一壶清茶伴酒,该怎么喝酒怎么喝,可以兼得大江豪迈与林泉幽意,可以兼得入世的功成名就与出世的超脱逍遥。曰:“酒,我所欲也;茶,亦我所欲也。二者可得兼,不亦乐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