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相思知不知

刻骨相思知不知

寓辞散文2025-07-02 21:28:48
那一夜,我失眠了。因为临上床前与石通了一次电话,结果,整晚,在我的眼前纷纷扬扬飘逸的都是我与她的往事。那段我们已经永远不可能回去的时光,总是在回忆中泛着慈和宁静的柔光。多少青春年少的岁月多少相知相伴的
那一夜,我失眠了。因为临上床前与石通了一次电话,结果,整晚,在我的眼前纷纷扬扬飘逸的都是我与她的往事。
那段我们已经永远不可能回去的时光,总是在回忆中泛着慈和宁静的柔光。多少青春年少的岁月多少相知相伴的往昔,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以为我已经淡忘了,可是,它们总是一触即发,它们全都历历在目。真正应验了那句话——不思量,自难忘。
此前的一段日子,我一直在写一篇小说《红颜》。那是一个在心理上也未曾预期的故事。写着写着我发觉,在文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之间,我不知不觉间用上了我与石曾经的许多生活细节。
那一夜,挂了电话,眼前先飘过了我写了一小半便因为工作繁忙而扔在那里的那篇小说。
生命中总有人令你有着刻骨的相思。这种感觉不一定只限于男女之间。在《大明宫词》中,武则天与她的女儿便有着这种相思,尽管,这一对母女之间有着那样多的误解,尽管她们的关系错综复杂,恩怨纠结了一生。
有时候,这种相思与别离也没有关系,与见是不见没有关系,与多久见一次也没有关系。那是一种灵魂的相思,一种深深的莫名的想念。而我,一直在思念着石想念着石。
石在她十八岁那年曾经对我说:我如果是个男的就好了,你今生落到任何男人的手里都是一种浪费。当时我听得笑声朗朗。
我与石没有断袖情结。她这样说是因为,她知道,只有她与我相知最深,而我是很难遇到真正懂我的人的。
从一起读课外书开始,我们刻下了今生友谊的深度。那些年里,我们读了那样多的文学作品。只有她可以与我深层次地交流。见了面总是倾谈着对同一部作品的相同的看法,或者不同的感触,某些无意中忽略了的细节总会在彼此的交流中被唤醒,某些没有引起注意的作家或者作品也往往在彼此的提醒中得以被反复欣赏,我们都是学理科的,都没有正规地学过文学,但我们有时候无师自通地以比较文学的手法进行着阅读。
我们都是那种会令自己很充实很忙碌的人。做读书笔记,做手工艺品,互相写信写字条,交流的内容全是我们读的那些书。
为了借到一本书而喜悦,为了借不到一本书而失落,如今的记忆中有着许多在落雪的冬日午后为了一本书而行走了漫漫长路的往事。
在阅读的闲暇,在交流阅读心得的闲暇,我们也畅谈人生,交流关于生命的许多感悟。渐渐的,我发现,石是比我更质朴更平实的人。有些时候,虚荣心使然,我还有矫情的时刻,而石,深深地教育了我,也在无形之中对我有一种积极的影响。
后来,我们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先后有了孩子,开始各自为这忙为那忙,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交流了。有时候,许久许久也无法见一面。可是,一旦见了面,依然有着说不完的话。并且,不是那种嘘寒问暖的话语,也没有家长里短。连我们都惊讶,我们居然能够有那么多的话题。
有一回,石无限感慨地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有你没变,我的其他朋友全不再是从前的样子了。其实,这也是我想对她说的话。
不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彼此知道,有一种最本真的生命底色,我们在曾经的岁月里把它铺就,自此,任岁月的风雨如何吹打,都没有更改。
我始终认为,有些人生来是注定要相遇的,有些相遇是注定要相知的,有些相知是注定会相伴终生的。我与石便是这样的人。时至今日,我们对彼此的影响依然流淌在彼此的生活之中。
知己何需多,一个就够了。没有在今生错失相遇就是莫大的幸运,我想石也是这样的想法。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是有定数的。也许注定我与她今日无法像当初那般日日相伴,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已经刻入了彼此的生命。
在许多低首凝眉的时刻,我都会想起石。我的许多文章我都希望石能够读一读。而她却极少能读到。她说迟早有一天,她会坐下来认真地读完我所有的作品,而我也说,迟早有一天,我会让她读完我所有的作品。
那一篇《人生自是有情痴》便是为她写的。不过,与我们的从前相比,那也只是浮光掠影的一笔。我一直没能好好写写她,写写我们的从前。提起笔来,总是思绪起伏,灵感丰沛,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了。也许,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人,都不是简单地能用有限的文字交待清楚的。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从前我与石一起阅读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我已经记不清它的出处了。现在,这便是我最想对石说的一句话——刻骨相思,知不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