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传说中欧冠的黄帝

祭拜传说中欧冠的黄帝

炫色散文2025-11-13 13:58:07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这是我儿时就烂熟于心的民谚。大人们告诉我说,农历三月三日是轩辕黄帝的生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树高百丈不忘根本,每年这一天后人都要举行各种祭拜活动。那时的我虽年幼无知,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这是我儿时就烂熟于心的民谚。大人们告诉我说,农历三月三日是轩辕黄帝的生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树高百丈不忘根本,每年这一天后人都要举行各种祭拜活动。那时的我虽年幼无知,却从心底对黄帝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华夏各族,中原家乡。和平天下,同运兴昌,和睦百姓,社稷安康。新郑拜祖,弥之高仰,同根同源,龙族荣光。
我吟唱着这曲响彻华夏的《黄帝颂》,心潮澎湃,上古时期的历史烟云穿越时空的隧道袅袅涌来: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史记》记载:“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西晋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里说:“轩辕丘,今河南新郑是也。”他具体解释说:“新郑古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也,故曰新郑。”。因为黄帝功勋卓著,本领高强,且有土地之德,土为黄色,故称黄帝。最早祭拜后土的也是黄帝。黄帝对后土十分敬仰,为了安定天下,就祭祀后土,祈求得到后土的保佑。史籍记载,“轩辕扫地而安九土”,所谓“扫地”者,是指其祭祀的方式是“扫地为坛”,天子亲自扫地设坛,以最高最隆重的礼仪祭祀后土,可见后土在帝王心中的位置。难怪“皇天后土”一词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追根溯源,我对华夏“人文始祖”——黄帝更加无比的虔诚。5000年来,黄帝子孙历遭百劫而不灭,血脉传承不息,逐渐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打不垮拆不散的中华民族。黄帝,成了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自尊自信的源泉。每当民族危亡或面对挑战,需要全民族团结的时候,黄帝就具有了无可比拟、无可替代的号召力。5000年,多么漫长的岁月。风霜雨雪,刀光剑影、华夏子孙在黄帝的大旗下,初步凝聚为一个整体。相传黄帝的子孙人丁极其兴旺,后来分布到全国各地,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满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甚至西迁欧洲的匈奴,都自认为是黄帝子孙。共同的祖先观念,把中华民族紧紧联结在一起。
思绪越千年。据汉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五千多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氏族林立,大小部落成千上万。当初炎帝部落势力强大,最有威望。各部族听从他的号令,相安而居。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部落势衰。部落之间不断发生磨擦,甚至互相侵伐掠夺,侵占土地,抢劫财货,虏杀人口。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黄帝修德整兵,习用干戈,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许多部落慕其戚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之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已。这时,东方九黎部族兴起,强悍凶横,炼铜制作兵仗刀戟大弩,侵略其他部落。其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每次出征作战都身披斑斓虎皮,头带双角铜盔,所向披靡。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惊魂落魄,溃散四逃。蚩尤在东方扫平诸部落后,一路西上,侵占炎帝部族。炎帝与之交战,竟一败涂地,于是丢弃境域,率领部族奔往涿鹿,向黄帝求救。黄帝亲率部族,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虎等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族,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凶猛无比,又惯使刀戟弓弩等武器,炎黄兵卒抵挡不过。黄帝即命风后制作战车,采用战车合围战术冲杀。蚩尤大败逃至中冀,被黄帝大将应龙擒杀。黄帝平定蚩尤,威名大掁。各部族对他钦佩得五体投地,一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炎黄部族逐渐融合为一。接着,黄帝又打败北方前来侵扰的荤鬻部族(匈奴族的前身),在釜山(今河北怀来东)召集“万国”首领,庆贺天下太平,并“邑于涿鹿之阿”,休整士卒,养息生民。后来,他为了氏族的安全,又率领部族复归故里,“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为安抚百姓,他曾巡行四方,东至于海,南抵长江,西及崆峒(今甘肃陇右),北至河北燕山,初步奠定了中国的规模。黄帝定都有熊,致力于各部落的繁荣与发展。他选贤任能,设官司职,治理天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仰天地置列侯众官,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诸部落),建立起完备的部落联盟管理体制。黄帝总结神农氏炎帝时代的农业生产经验,祭祀天地百神,划野分州,计田设井,教民因时播种五谷蔬菜,驯养畜禽。黄帝和他的臣下,有很多发明创造。传说他命大挠制定天干地支,用来计算年月日,从此中国有了年月日的计算,后人称之为“黄帝历”命容成制作盖天(浑天仪之类),观察天象;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宿;命隶首作算数,制定度量衡之制,用来计量物之轻重、长短、多寡;命仓颉总结前人经验,制作象形文字;命宁封为陶正,制作釜、甑、碗、碟,进一步完备人们的饮食器物;命赤将为木正,共鼓、化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邑夷作大辂,挥作弓,夷牟作矢,雍父作杵、臼;命伶伦定律吕,将竹管截成十二个长短不同的竹段,按照声音的高下清浊分为十二个音阶,制成各种乐器;命荣猨铸十二钟,以和五音;命元妃嫘祖教民养蚕制丝,供作衣料;伯余制作衣裳和鞋子。黄帝作冕垂旒充纩,定玄衣黄裳,于是衮冕衣服之制兴。建筑宫室,以避寒暑。与岐伯、雷公探讨医药之学。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防治疾病。黄帝时代,发明创造繁多,成就辉煌宏大,遂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平台上,我想:对古人来说,这些发明的意义,不亚于现代蒸汽机、电灯、电话的发明。凭借这些发明创造,古代的中国人告别野蛮时代,步入一个新的生活平台。黄帝因此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被后世推崇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