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提《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再提《骊歌》时,她已真的成了一首别离的歌,一样的内涵,异样的韵味,构筑了她新的魂灵,赋予了她新的生命。于是,没有人再会提及当年的那首销魂的诗,只记得后来的《送别》。1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再提《骊歌》时,她已真的成了一首别离的歌,一样的内涵,异样的韵味,构筑了她新的魂灵,赋予了她新的生命。于是,没有人再会提及当年的那首销魂的诗,只记得后来的《送别》。
1、上上下下
上与下,都像是一种另类的别离。楼梯过道贴着的地板砖,将我的视线囚禁于一个个空格子里,它们占据着属于自己的空间,那已满是垢痕的黑边水泥成了这些依旧美丽的空洞,最后的界线。
上上下下,每日搀着扶手,在这条歧路上行走。尽管已经非常熟悉眼前的世界到底有多大,但是,随着一脚的抬离,一脚的落地,我终于,还是情不自禁的被囚禁,那是我自愿的。
遭遇不同的人生,享受同样的心情,短暂的接触之后,我还是要再度的别离。直到那条过道里,除却旮旯中未曾盛下我的足迹,我才发现,其实,我丢失了很多。比如,我从没有真正的观摩足下那助我行走的路,我甚至不知道那些地板砖上简单的边线有几条,是的,只有三条而已。
上上下下,我终究只会行走,奔波于旅程之中,只望着一个终点,却忘却了那起点,那路程。诵读那支《骊歌》,已经失去意义,因为,离去的,已经永远的离去。
2、左左右右
左和右,或许只是为了逃避正前方而选择的最好借口。在路途中行走,总习惯把头狠狠地扭转。左边的世界,右边的天地,似乎都成了视野中最开阔的地界。尝试着用专注去走路,当我的双眼凝视着正前方时,心中却再也容不下极度的恐惧,原来我害怕那种面对,愈来愈近,直到逼近我的思维。原来我害怕那种面对,喜怒哀乐,云集于纷繁的人群。原来我害怕那种面对,一种柔情,一种激情,一种绝情。
左左右右,再不就是低下头,用双眼看那双足涉及的领域,一左一右,像是一只钟摆,由无聊摆到无聊,再由无聊回到无聊。无聊的空间里只有在平衡的那一瞬,停止无聊的思考,因为,下一步是出左脚还是右脚才是关键。
左左右右,遗失在左右顾盼中的万物,似乎都已经原谅了我。不过,飞舞的柳絮,竟然已成了一个绒球,在地上欢快地跳跃,我却再也不能原谅我自己,因为我从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我从没有过那份真诚去追寻那绒球的诞生。
可是,《骊歌》还是奏响了,有没有音乐也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世间万象幻化的重要时刻都已经错过,再缺少一件饰品,又有何干系呢!静静地聆听,在新的浪费中回忆从前的浪费,年年岁岁。
3、前前后后
前和后,我这才发现,人生其实是一个圆,起点和终点其实是一样的,绕着这个圆行走,于是,前后的概念变的模糊。模糊的世界里没有固执的欲念,有的,只是心中的一点感觉。
把前后当作胜败,于是,便多了更多的无知者用整个人生去承诺。临死,再度踏上起点的时候才想起其实还有事情没有做完,写遗书,立遗嘱,授遗命。种种后人看似“承幸”的事迹,恰恰尽展了斯人的失败,一生追逐成功,终了却胜不了自己的欲望,想要让自己人去气留,依旧影响着后代。
做事,如果总是习惯性地瞻前顾后。那这世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要用《骊歌》来送行。
4、画个圈,站中间
画个圈,站在中间,原来世界真的很小。
《骊歌》不再是真实的《骊歌》,仅仅是一支告别的歌,为一切的一切告别,就像后一首“骊歌”是用来送别前一首“骊歌”。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