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说

养鸡说

屐履间散文2025-05-15 00:49:01
从前父亲是十里八乡成名的木匠,常年在外占道,为人实诚,尽揽些出力没有进项的活。母亲烦他在外弄不到钱,对内又补贴不上劳力,私底下和他计较:“你缺根筋,成不了气候”。这话有点尖刻,却不幸一语中的,父亲积愤
从前父亲是十里八乡成名的木匠,常年在外占道,为人实诚,尽揽些出力没有进项的活。母亲烦他在外弄不到钱,对内又补贴不上劳力,私底下和他计较:“你缺根筋,成不了气候”。这话有点尖刻,却不幸一语中的,父亲积愤,堵气把师授的行头给折了,这就滞留在家种地,养一群鸡。父亲揽活的本事确实不敢恭维,养鸡却自有一套理论。
每到春天,杨柳飞絮,鸡舍里二十来只母鸡会有三四只叫不停,它们要蛋孵仔,母亲遍访睦邻讨要刚出窝的鸡蛋,家里存放出窝五天的鸡蛋孵不出鸡仔,这就好像过时的生产方式没有效率,每只母鸡一次要蛋二十枚左右,所以家里即便有些许存蛋,要凑齐二十枚种蛋,还得靠母亲走出家门招鸡引蛋,父亲只管盘活这些“项目”。在我们老家,每户不同批次出生的鸡仔合约60只,雌雄各顶半边天,能长成半大的鸡仔大概只有34只,此外的鸡仔不是被黄鼠狼偷吃,就是自个儿死了。半大的雄鸡仔要例行一次阉割手术,有两只最凶悍的雄鸡仔能幸免,凶悍的雄鸡仔比较适合接种,另外成年后能带领自家鸡群抢占邻家鸡群的栖食地盘。可以想象,鸡和鸡的矛盾由来已久,而父亲总能发现并且利用这种矛盾。
小时候,我放学回家,经常看到父亲坦胸露乳坐在小方凳上,肩搭一块抹汗用的湿毛巾,母亲扶另一个小方凳坐在他旁边,父亲给母亲细数每一只鸡的优缺点,其细琐有诸葛亮《出师表》雷人:“拖尾巴阉鸡不长肉,红花母鸡这几天在家门口转悠,白花母鸡昨天跳到饭桌上,豌豆花母鸡喜欢飞到河对岸讨食,红尾巴公鸡今天又打赢了……”说到兴起,他会不自觉撒一把“政策米”。鸡听不懂人话,它们只管埋头啄米,全然不觉自身经历了怎样的生死点评,自然也没有劫后余生的唏嘘和心得体会。
我总结父亲有四条杀鸡的基础理论:病鸡先杀,跳鸡格杀,酬鸡随杀,肉鸡会杀。
我以为杀鸡是一件特别残忍的事,“母鸡母鸡你不怪,杀你做碗菜”然后一刀递过去,很明显我没有杀过鸡,但我们家的鸡大多因我而死,有时候我会想既然鸡吃不了多少米粮,何不多养一点呢?好像我们家每年只出生那么多只鸡,然后死那么多只鸡,于是鸡妈妈带小鸡,小鸡长成母鸡,鸡妈妈又带小鸡,无穷匮也,授命也!
标签
相关文章